为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需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基础课程的一部分,成为继高等数学及大学英语之后的又一个基础平台。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多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从传统的精英型转向了大众型,应用型人才成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及公共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学生知识基础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满足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要求,我们根据201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本书第1版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实际应用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促进计算思维能力的养成;同时,考虑高校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实际需要,在内容上满足一级考试的基本要求。
全书共分为12章。
第1章,初识计算机与互联网。介绍了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特点与分类,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并介绍了计算机的初步操作,包括用户界面的概念及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组成,访问Web及使用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最后,对计算思维、计算机文化和道德等概念进行了讨论。
第2章,认识计算机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性能参数、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与编码,各种进位制之间的互相转换,计算机软件的组成、类型及版权,程序与程序设计的概念、程序设计语言,还简单讨论了数据库等基本概念。
第3章,使用Windows。介绍图形化用户界面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发展和分类,并以Windows 7为例,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Windows 7中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磁盘的分区、格式化、碎片整理及磁盘检查等操作,以及通过控制面板配置并优化计算机的方法,还简单介绍了Linux、Mac OS、Android等常用的操作系统。
第4章,文字处理。介绍了文字处理的一般过程,通过案例介绍了Word 2010的使用方法,包括文档的建立与编辑、格式与样式设置,文档的审阅、插入对象、表格处理、文档输出等,还简单介绍了WPS的使用。
第5章,电子表格。介绍了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和概念,通过案例介绍了Excel 2010的使用方法,包括工作簿文件的建立、数据录入、格式设置、公式与函数、图表的应用、数据的操纵、打印与输出等。
第6章,演示文稿。介绍了演示文稿有关概念和基本原则,并以PowerPoint 2010为基础,通过案例介绍了演示文稿的建立与编辑、主题与模板、动作与动画设置、放映和输出等。
第7章,多媒体技术。介绍了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处理方法,介绍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8章,计算机网络。描述了网络的定义、功能及分类,对网络拓扑、协议等概念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有关概念、组建和接入,介绍了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接入方法,并讨论了常见网络故障及解决方法。
第9章,使用Internet。介绍了WWW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常用Internet服务,如何在Web上发布信息,并介绍了使用Dreamweaver进行站点设计、网页设计、制作与发布的基本方法。
第10章,数据(信息)安全。对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讨论了安全解决方案的基本内容,对数据备份及病毒预防等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第11章,常用工具软件。介绍了常用工具软件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第12章,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新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
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我们制作了与本书配套的省级MOOCs示范课程,课程网站为www.ahmooc.cn,读者可免费访问。此外,我们还配套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以及与本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本书的编写人员来自台湾和安徽高校,均为长期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及专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较高的研究水平。本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基本的理论的介绍,又注重具体的操作技术。二是突出基本方法与促进思考的结合,例如,图形化用户界面是Windows及其应用程序的基础,我们在不同的章节中,都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讨论。在各章中均有思考题、问题和例题,促进读者思考和学习。三是将最新的技术进展引进到了教材中,特别是在网络、Internet和计算机技术新进展章节中,紧密结合了目前的技术状况及应用实际。四是方便教与学,由教材、MOOCs课程平台、实验指导三部分组成了系统的立体化教材。
本书及其配套的实验指导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适合于成人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使用,也可供计算机培训或自学使用。
本书由郭经华主编并负责第1章、第7章的编写。于春燕为副主编,并负责第3章、第6章和第9章的编写。张志勇负责第2章、第10章和第12章的编写。第4章、第5章由徐志红编写。第8章由赵生慧编写。第12章由黄晓梅编写。郭经华和于春燕负责全书的统稿,此外,季振忠、秦御庭、戴支祥、谷胜伟、祁辉、郭守超等同志也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工作。
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及同行的指导与帮助,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员工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我们诚挚的谢意!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及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