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边缘》是卡森的“海洋三部曲”的终结之作,她对《海之边缘》写得十分用心。她曾在写给编辑的信中诚恳地问道,“为何我对将它付诸笔端感到如此苦恼呢?”很快她又给他写信说,“我发现我长久以来都在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写这《海之边缘》……,我觉得这书被我写成是对不同类型海岸的说明书了。我此刻正在写这《海之边缘》,那些难以融入行文中的常规、事实,我打算把它们放到注解里去……或者在书的结尾处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这样我便可以按自己的风格,行文更自由;写那种毫无章节结构可言的,一小段接一小段简介式的书简直要把我逼疯了。我真不知道之前怎么会想要那样写。”卡森女士当时已经写到一半了,却果断放弃重写,于是便有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海之边缘》。在《海之边缘》中卡森对海岸生态系统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解读,对于每一种生物,卡森都从“它为何居于此,它如何适应自身的构造、栖息地以及整个环境,它如何获取食物,它的生命周期、天敌、竞争对手和伙伴是怎样的?”等角度向我们娓娓道来,与之相关的,还有潮汐与陆地相互作用,岩石、沙滩、珊瑚等海岸生态类型的特征。她“将海滩从背景图画中剥离出来,让它活起来……生态学的概念将会主宰此书”。
像大海一样,海滩也同样令人着迷。它吸引着我们回去,回到那个我们远古祖先的发源地。在潮汐海浪循环往复的节奏声中,在潮间带丰富多样的生物群里,我们被运动变化之美深深吸引。我相信,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吸引,那就是来自事物内在的意义和重要性。
我们往下走到低潮线时,踏入的是一个跟地球一样古老的世界——泥沙和水最初在这里相遇,它们彼此结合、彼此碰撞,永不停歇地变化着。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海滩有其特殊的意义。最初的生命发端于海滩边,这些原始的生命在浅滩一带繁衍、进化,经历无尽的时空流转,最终演化成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
要理解海滩,单单给物种归类还不够。当我们站在沙滩上,是否能感受到地球和海洋交替着雕琢地形地貌,岩石和沙土应运而生;是否能觉醒意识的双目双耳,感受海滩上一直奔涌着生命的脉搏——摸索着,冷酷地寻找立足的根基。唯有感受到这些,我们才能开始了解海滩。要理解海滩上的生命,单单捡起一个空贝壳,说“这是骨螺”或“那是天使翼贝”是不够的。真正理解它需要下意识地联想到曾经住在这个空壳里的小生物的一生:它在惊涛骇浪中是怎么活下来的,它的天敌是谁,它怎么觅食,怎么繁殖,它跟所生活的海域有怎样的关系。
海滩的世界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崎岖的砾石滩,普通沙滩和含珊瑚礁等物种的沙滩。每类都有其相对应的动植物类群。美国的亚特兰大沿海地区是少数几个三大典型海滩都能找到的地方。我将描绘的海滩生活画卷会选它作背景。但海洋世界是相通的,此画卷的轮廓没准也适用于地球上的其它海滩。
海滩将生命与地球紧紧联系,不可或缺,我在前文中就是基于这一角度来解读海滩的。第一章,我会回忆一系列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文中提到的所思所感阐述了为什么对我而言海之边缘是如此美丽,让我如此着迷。第二章,我会介绍几种海洋力,它们是全书的基本主题,会反复出现,譬如海浪、洋流、潮汐、海水这些塑造并决定海滩生物的力量。第三、四、五章,我会分别解读砾石海滩、沙滩和珊瑚礁世界。
鲍勃·海因斯为本书画了大量配图,好让读者熟悉书中所提到的生物,等他们自己去探索海滩时,也能认出来。为了方便那些乐于整理归类各项发现的读者(毕竟归纳是大脑的天性),附录部分列出了常规的动植物分类表,并举了一些典型的例子。
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美国著名科普作家,海洋生物学家、世界环保运动的开拓者之一、现代环境主义的前驱, 先后出版了《海风下》《我们周围的海洋》《海之边缘》,组成了超级畅销的“海洋三部曲”。 1962年,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出版后轰动一时,成为当时美国和全世界畅销的书,被看作是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引发了现代环保运动,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和全世界的环境观念,卡森也因此被誉为“环保运动之母”
第一章边缘世界
第二章沿海生物面面观
第三章岩石林立的海岸
第四章沙滩外沿
第五章珊瑚海岸
第六章永恒的海洋
附录:生物分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