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学者治学谈》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调节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研究、甘青语言区域——语言类型转变及语言替换、汉语侗台语接触类型及相关理论探讨、教学语法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等。
有一首歌以这句话开头:“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生于1955年的人,伴随着共和国的童年长大成人。
在我们因为久远而变得模糊的记忆里,还能依稀听到家中长辈用紧张的语调谈论某某被打成右派(尽管我们根本不知道右派为何物),还能隐隐地尝到在饥荒年代吃到嘴里的味道怪异的食物(尽管到现在也未必清楚那些食物究竟是什么)。当今天的初中生还是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同龄的我们已经拿起锄头,开动机床,穿上军装,在十年“文革”中磕磕绊绊地从11岁的少年变为21岁的青年。特定的成长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性格、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我们的学术生涯。我们懂得了真理和荒唐只有半步之隔,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所具备的宗教式狂热,我们学会了对权威的可信性给以冷静的怀疑,我们失去了对时髦思想的单纯的虔诚。我们不得不独立思考,我们只能选择坚韧和坚持。当这样的思维和性格特质被应用于一个远非成熟的学术领域(比如语言学),注定会产生一批富有特色的学者。这本集子的13位作者就来自这样的群体。
毋庸讳言,我们这一代的中国语言学家中只有佼佼者而没有大师。为什么当代中国不能产生大师?这是一个著名的问题,曾经并将继续引发诸多的解释。为什么当代中国不能产生语言学大师?其部分答案或许已经隐含在这部集子之中。
任何以足够的理性观察语言的人,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纷纭的表象之下必定存在着某些普遍性规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语言学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发现这些规则上面,取得了初步的却也是令人充满希望的成果。但是,语言本身涉及太多的方面,因而也呈现出大量的不确定性。往往,虽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已然指向某个一般规律的存在,语言学界仍旧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来为其提供一个精确的界定,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定义由此而生。
在感到迷路的时候,人类的天性倾向于期待和依赖敢于站出来领路的人。毕竟,我们从生物演化的坎坷险峻中一路走来,知道跟随强者和智者可以增加生存的概率、成为主流群体的一员有望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份天性,跟学术界至少在理论上所推崇的独立思考和质疑权威风尚形成对立。每一个从事语言研究的学者,都在这样的对立中有意或无意地、本能或理智地选定自己的平衡点。我们这一代大陆背景下的语言学家们,因为前面提到的成长环境,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平衡点向后一方靠拢。然而,这个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
上编:论文
从音系研究看语言的共性与任意性/端木三
韵律语法与语体语法的机制及其之间的相关原理/冯胜利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再思考/何宝璋
北京话甚低语调及其功能——兼论语气词“啊”“吧”的性质/贺阳
从实例分析看音系学理论的发展/蒋平
“以……名义”格式之“名”“实”考辨/李向农
论句法研究的实证科学性/李亚非
语言技术对语言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李宇明
变换移位、提升并入、拷贝删除及其他——与结构变换相关的句法分析理论及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沈阳
语言调节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研究/王建勤
甘青语言区域——语言类型转变及语言替换/徐丹
汉语侗台语接触类型及相关理论探讨/曾晓渝
教学语法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周小兵
下编:随笔
我的人生经历/端木三
学术人生/冯胜利
金陵随笔:跌跌撞撞到耳顺/何宝璋
往事的回想/贺阳
一路拾“肥”到耳顺/蒋平
人生逢甲子,三个二十年/李向农
我的读书经历/李亚非
书之缘——写在甲子之年/李宇明
一直在路上——六十年人生风景一瞥/沈阳
向学三十年,转瞬一甲子/王建勤
时不我待/徐丹
六十随笔/曾晓渝
半世耕耘且做零/周小兵
后记/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