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世纪末开展基于现代仪器的地震观测以来,人们就将实现地震预报作为地震科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尽管实现地震预报并不容易,但长期以来地震学家一直没有放弃对地震预报的探索。本书是赵文津院士组织编写的回忆录,赵文津院士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在从事地质科研的几十年里,获得了很多有分量的奖项。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作者均为行业内的专家,既
硫是海岸带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源要素,同时也是滨海水体与沉积物“致黑致臭”的关键驱动因子,但传统研究多关注碳氮磷及重金属等物质的环境行为而忽视硫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然而,硫特别是硫化物,其除了自身的毒性之外还与碳氮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密切相关,且不同形态的硫化物还直接决定不同重金属的毒性或环境风险。当然,硫也可以被正向利用,包
研究海平面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下海岸带和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脆弱性,包括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典型河口区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重要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等渔业资源,以及滨海城市、农田、森林和草地等沿海地区陆域生态系统,重点分析各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标并进行脆弱性等级划分;研究海平面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大范围、长历时、高强度特大干旱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综合应对已经逐步成为干旱研究的重要命题。本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一代特大干旱立体监测原理和系统装备,提升多尺度特大干旱预测的精度,识别特大干旱的形成及演变机理,研发考虑时空连续且耦合自然侧和社会侧干旱特性的特大干旱诊断标准与技术,揭
本书通过借助来自地面和太空观测站的图像向我们展示了黑洞是如何被发现的,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以及在宇宙进化中的作用。这本经过更新的第三版涵盖了过去十年中的新发现,包括发现了黑洞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以及对恒星在靠近超大质量黑洞时撕裂的碎片的观察。作者巧妙地避开了数学,将观测图片和科学理论完美结合,大量的插图和照片揭示我
本书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新发现了白龙山超大型锂矿,预测潜在资源量Li2O为506万吨,伴生BeO为16万吨,Rb2O为31万吨,Nb2O5为4万吨,Ta2O5为1.75万吨,有望成为一个世界级规模的巨型锂多金属矿床。对白龙山-雪凤岭一带的伟晶岩脉群分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伟晶岩脉群对称分带模式”。本书系统报道
如何形成全球海洋治理的规则与秩序、如何团结合作以弥合冲突及裂痕,越来越成为世界级重要难题,亟需国际社会贡献优良方案,共同协商、共同处理;在共同治理的过程中,塑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并进一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我国提出的“蓝色伙伴关系”为此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并正在全球海洋治理、海洋命运共同体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塑
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频发,已成为阻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高密度城市如何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已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在梳理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现状的基础上,从气候水文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地形地貌因素、防御体系因素等方面全面揭示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成因;从规划设计新理念、智慧化建设管理新思路、基础设施
火星、地球等行星低层大气中包含重力波、行星波在内的各种尺度的波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提升对行星大气波动现象及物质能量交换规律的认知水平,进而有效支撑对飞行器驻留区域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对航空航天活动的应用保障能力具有借鉴意义。本书首先介绍了大气科学领域中与波动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基于观测资料、模式结果和再分析数据,分别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人类是怎样认识宇宙的?牛顿的万有引力遇到了哪些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创立相对论?大爆炸理论是怎么来的?恒星是如何诞生的?暗物质、暗能量在什么地方?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们是靠虫洞通信的吗?……充满智慧的人类不断探索宇宙,却发现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本书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