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根据自身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家训,全书共七卷、二十篇。《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不仅在宗族伦理、个人修养、道德观念方面对我们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一部研究南北朝时代社会文化风貌的著述。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写给子孙的家训。作者通过讲述自己人生经历的方式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告诫后人要积善行德、改过自新。全书融会了道教的哲学和儒家的理学,强调自我修养应从治心入手,提倡记功过格。
据史志书目著录及诸书征引,两汉至于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多种《孝子传》,但这些《孝子传》后来大多湮灭了,仅能通过逸文略窥其貌。而在日本,有两部《孝子传》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即本书收录的阳明文库藏《孝子传》和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清家文库藏船桥本《孝子传》。两部《孝子传》收录了舜、董永、老莱之等四十多个人物的孝行故事,保存了这些孝子
本书是以明清徽州珍稀家谱为基本史料,对明清徽州家风载体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明清徽州家风中的修身、持家、齐族、儒商之风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基于明清徽州家庭治理知识体系、家外因素及代际传承影响下明清徽州优良家风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此外,本书还对明清徽州优良家风与徽州社会诸风气之间的互动关系、明清徽州优良
家学育人智慧36字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风传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继续上好家风建设这堂“必修课”。本书从十五个方面讲述了家风的重要性,对领导干部树立
《永远跟党走(我听亲人讲四史)》以学生家庭几代人的家风故事为载体,讲透党领导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大道理,阐释与弘扬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潮流的价值精神。抒发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之情。
本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分,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
作者以比较哲学的宏阔视野,从家庭伦理这一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景观切入,敏锐地指出,家庭伦理比个体主义更加正义和感人,中华文明以家庭为基构与灵魂,通过家庭孕育人性,建构起亲亲而仁民爱物之体系,使自身成为长文明的典型。作者进而提出,我们既要保持并升华与前文明的有机联系,以比文明崇拜更深远的视野来反思,能够从一种更原初的包含了
在《孝经》学史上,zui重要的注本当属流行于汉末至中唐的郑玄《孝经注》。可惜宋代以后,《孝经注》亡佚。有清一代,学人搜集郑玄《孝经注》不遗余力,极具代表性的是严可均辑本。皮锡瑞以之为据,作《孝经郑注疏》,成为清代《孝经》学典型的注本,也是今天理解《孝经》zui重要的注本。而百年来敦煌遗书出土,发现了许多郑玄《孝经注》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