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考察与论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战对美英东亚战略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日本开始侵略期间中国局势向全民族抗战方向发展,中国抵制美英奉行的对日绥靖妥协政策,是促使美英改变东亚战略的前期准备。第二,中国全面抗战推动了美英东亚战略向援助中国、制约日本侵略方向发展,美英迈出了抗衡日本侵略的第一步。第三,中国抗战推动了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1卷):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世界战略的演变》运用丰富的日文资料,系统探讨了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世界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影响作用。主要内容是:一、论证了中国抗日战争开启的时代意义。中国抗战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开辟了世界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代表了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
珍珠港事件后,中国积极推动反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建立,并派遣远征军出国作战。中国还积极扶助周边国家的抗日活动。第一次缅甸作战失败后,又努力推动缅甸反攻战。缅北作战揭开了亚洲地区盟军对日反攻战的序幕。中国顺应形势变化,适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一举废除旧约,订立新约,取得平等地位。此后,历经签署莫斯科宣言、参加开罗峰会、
“九一八”事变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政府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扑朔迷离,变化复杂。本卷分六章梳理了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面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变化,其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困境的形成、国民政府摆脱对日外交困境所采取的各种政策、遏制日本进一步分裂中国的外交措施、和战转换与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
本卷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对华政策,其重点在揭示英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制定过程、实施过程,及其对战后英国对华政策的影响。本卷内容丰富多彩,较为生动地反映了英国如何从牺牲中国,执行对日绥靖政策,到援华抗日,最后与中国结成盟国的对华政策的曲折变化。本卷的研究表明,战时英国与中国是盟国,同中国在抗日问题上具有一致性,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中外关系中,德国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是重要而秘密的一章。为了迅速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的屈辱地位,德国共和政府以及后来的纳粹政权,出于战略原料的贸易需求,对中国采取了比较友好的外交政策,而中国国民党及其领导人出自对德国人和德国精神的崇拜,一向持着“联德”方针,希望得到德方对其统一和建军的帮助。于是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6卷):战时美国对华政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美国对华政策。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标志,这十五年可以分为两段。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中日战争的政策总的说来是由最初的置身事外逐渐向着援华制日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受到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的牵制:美国
《生命生存生活》初中册共计92页,91千字。本教材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命生存生活》五年级册共计72页,90千字。主要围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主线,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践能力编写了15个活动主题,每个主题一般由活动体验、分析讨论、资料导读、感悟与评价、实践活动5个部分组成。
本卷在吸收前人对抗日战争时期中美、中苏、中英双边关系的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剖析了九一八事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段内,中国为抵抗日本侵略,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联盟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并较好地兼顾本国民族利益,与反法西斯联盟其他三大盟国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利益纷争并存的复杂关系。从中可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