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政策创新应用相关内容,建立了基于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相结合的生态资产评估与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指标和核算方法,以青海省为例,全面评估了以“冰天雪地”为代表的生态资产面积、质量及变化,进一步核算了生态产品总值(GEP),尤其是以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方法量化了青海省向下游提
本书从全省范围内挑选了15个农村环保工作的典型案例,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呈现,以农村干部和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为主角,讲述他们扎根农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帮助农村脱贫致富,通过农业现代化改革改善家乡环境,带领家乡人民共同富裕;他们奋战在农村环境治理一线,为农村的“青山绿水”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他们在农村环境治理中面
本书是在总结前期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特别是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建设项目“保障生态文明气象监测与评估能力示范项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主要针对森林、草地、荒漠、湿地、湖泊等生态保护修复和重点生态环境治理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开展的气象监测评估技术研究和能力建设,研发生态文明建设
本书在充分评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绿色低碳工作进展的基础上,对比生态工业园指标分析年际达标情况,总结绿色低碳发展特色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建设将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绿色产业发展新动能
本书分为海洋环境基础、海洋环境保障和水下预警探测三篇,内容包括:中国周边海洋环境概述、海洋环境要素反演与特征诊断、海洋环境调查技术、海战场环境保障、水声探测与对抗技术、水声探测与对抗系统。
本书作者围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这一核心议题,开展共同体理论视域下生态环境多元协同治理问题的分析与实现路径探索研究。在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审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和策略,对影响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的多元主体策略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并选择制造业的上市公司环境治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的激励政策能够有
本书基于系统剖析我国矿山生态问题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致灾特征、触发因素与致灾机理、修复技术方法和修复后开发利用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揭示了矿产资源开采对矿山生态环境形成的负面效应及其修复与规划开发利用前景。
本书首先梳理德国生态教育的发展脉络,即三个历史阶段: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分别分析三个历史阶段、特别是环境教育和生态教育的重要事件、关键人物与发展走向,从而突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德国生态教育的新形态,是德国面向未来的生态教育。接着聚焦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实践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绪论,阐释整体思路和框架体系。第2章对中国各省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探析其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演变规律。第3章对中国环境治理的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和归纳总结。第4章解读数字化和嵌入式治理背景下中国环境治理的新进程、新成效。第5章选取“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创新案例
本书首先对环境非政府组织和环境治理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出发,构建包括环境部门(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一般均衡模型,从直接机制、间接机制、延伸机制三个方面分析环境非政府组织如何影响环境质量。在实证部分,首先从国际、中国省级和中国城市级三个层面考察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减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