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变电设备主人综合业务进行覆盖,可指导变电运维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可作为变电运维员工岗位培训、员工自身技能提升用书。内容包括岗位工作实训案例、相关管理规定等内容,涵盖通用部分、状态评价部分、变电器部分、继电保护部分以及站端监控系统部分的维护及监测标准。手册大量列举实训案例,在实训案例中总结经验,对日常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价值。本手册经过实地调研,广泛收集吉林省各地市供电单位意见,并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凝炼可借鉴的经验,保证了本手册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现场运维检修人员对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回路的理解,详细解释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特别是虚回路信息流针对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与传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区别,介绍了110kV智能变电站基本原理110kV智能变电站典型二次电缆回路、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虚回路、110kV智能变电站检修安全技术措施、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竣工验收要点等内容,适合110kV智能变电站的管理、运维、检修的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及各地市公司、县公司的继电保护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与发展》一书通过已投运、在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现场调研,设备厂商调研及资料收集等,对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理论、储能系统类型、国内外建设现状、储气库研究情况、国内研发团队、技术及项目现状、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了收集整理,梳理了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和存在问题,研判了未来发展路径,分析了相关政策、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初步提出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相关成果对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在实现双碳目标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利用技术,以及氢能和燃料电池等能源利用新技术。此外,还介绍了各种新能源的资源分布和发电原理,包含大量翔实数据、图表,以及诸多实例。本书主要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教材,适用于电气和新能源有关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适合对新能源发电技术有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学习,或作为科普读物供希望了解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读者参考。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为新能源发电开发及接网,主要分析了新能源发电开发和配套电网工程建设情况;第2章为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和消纳,主要分析了新能源发电量、发电利用以及调度运行等情况;第3章为新能源发电市场化交易,梳理总结了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交易、绿色电力交易以及新兴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等情况;第4章为新能源发电经济性,从初始投资成本以及平准化度电成本两个维度分析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经济性,研判了未来成本变化趋势;第5章为新能源发电产业政策,梳理分析了中国2022年最新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政策要求及特点;第
本书内容包括三篇,分别介绍变电站/换流站设备的震害调查、变电站设备的抗震分析理论和应用,以及减隔震理论和相关应用。第D一篇内容包括国内外变电站/换流站设备的震害特征及抗震研究现状;汶川地震及一些主要地震下变电站设备的震害调查和统计。第二篇内容包括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的抗震理论及分析方法;支柱类设备的抗震理论及分析方法;悬挂类设备的抗震理论及分析方法;软导线、硬导线连接的设备抗震理论及分析方法;水平悬臂安装的穿墙套管的抗震理论及分析方法;设备耦联回路抗震分析及设计方法;变电站室内楼面设备的抗震性能及
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优缺点、光伏发电基础知识;光伏发电系统部件,光伏发电基本原理、晶硅组件的构成、光伏组件技术参数、晶硅组件常见问题及检测方法;光伏方阵维护与检修,组件维护与检修、支架维护与检修、汇流箱维护与检修;逆变器维护与检修,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自动监控系统维护与检修,光功率预测系统、环境监测装置、升压站综自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分布式光伏典型设计方案,光伏离网方案、光伏并网储能方案、光伏微电网储能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在急剧增加;同时,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形成了以焚烧发电为主的处理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变化,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备向着大型化、高参数的方向迈进,同时,对焚烧系统的高效、低碳、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87年开始从国外引进垃圾发电技术,深圳市首s次新建的垃圾发电厂开始营业,自此,国内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后来居上,迈上了快车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垃圾焚烧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脱贫攻坚的持续展开,我国的用电需求正在急剧增加,但某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在进行电力作业时仍然存在困难。此外,目前国内的吊装设备大多数是吊物与载人分开,而实际工作中保持两部设备同步是十分困难的,这就增加了作业的难度和能源的消耗,还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在进行设备维护与更换时,为了确保吊装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需要采用全站停电或者扩大站内停电设备范围的措施,不仅增大了工作量,大大延长了工作时间,还对供电可靠性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解决实际存在的工程难题,设计变电站用
我国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电力质监大纲是电力质监机构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必须严格遵守的制度规范。质监大纲于1991年(原能源部管理时期)颁布试行,后在电力工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时期几经修订,国家能源局负责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后,于2014年、2016年分别修订印发了火力发电、输变电工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四类质监大纲对于规范四类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提升监督成效、保障工程质量起到了良好效果。但近年来随着现行政策、行业标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