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六章, 内容涵盖了平面构成概述, 点、线、面构成三要素, 形式美法则, 图与底构成, 重复构成, 近似构成, 发射构成, 特异构成, 渐变构成, 密集构成, 空间构成, 肌理构成, 实例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图文并茂,注重技法的训练。全书分为六章,内容涵盖了平面构成概述、点线面构成三要素、形式美法则、图与底构成、重复构成、近似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密集构成、空间构成、肌理构成、实例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近些年来,数字艺术与设计等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巨大进步,这对提高商业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学科的基础部分,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以及其他服务业的设计中。在社会、经济、市场、文化等各个领域,高水平的平面构成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趋势,对于艺术设计的创意与创新起到了独到和神奇的作用。
平面构成是一门易学难精的课程,表现技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常用的工具和色彩却比较少。学好平面构成需要心静、手巧、有想法、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幅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刚开始接触平面构成时,有一种“无鞍骑野马,赤手捉青蛇”的感觉,但是坚持发现和创作,很快就能走出低谷期,从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平面构成是设计基础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宁静、悠远、朴实的心态,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平面构成的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和心血凝结,在编写的过程中,吸收了同行的优秀成果和前沿理论,努力反映出平面构成领域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适用于艺术爱好者、艺术设计者、设计绘画类在读大学生的学习和专业教师参考,书中涉及多种构成形式,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艺术创意需要。从理论介绍到实例的应用,力求简单明了和通俗易懂,避免枯燥的理论分析,增强了趣味性,并配有大量的图片及解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平面构成的认知并提升操作能力。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怀化学院等同事和同行的帮助,同时得益于温州亨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菜菜头动漫设计工作室等设计同行的广泛支持,还引用了部分同行与学生的优秀作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支持,本书进行了再次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艺术设计与平面构成理论中的一些新观点、新看法融入本书中。
(2)将书中的一些插图与范画进行了更新。
(3)修改了一些语句的表述问题,使语言更加流畅和通俗易懂。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编写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疏漏,恳请读者和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5月
第 1 章 平面构成概述
1 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1
1 2 包豪斯学院与设计构成发展史 1
1 3 平面构成的应用工具和材料 3
1 3 1 工具 3
1 3 2 材料 5
1 4 平面构成的教学目的与内容 6
1 5 练习7
2 1 形态构成8
2 1 1 具象形态 8
2 1 2 抽象形态 8
2 2 点 10
2 2 1 点的基本概念10
2 2 2 点的视错觉 10
2 2 3 点的情感特性11
2 2 4 点的形态与构成12
2 3 线 15
2 3 1 线的基本概念15
2 3 2 线的视错觉 15
2 3 3 线的情感特征17
2 4 面 18
2 4 1 面的基本概念18
2 4 2 面的视错觉 22
2 4 3 点、线、面综合构成图例24
2 5 图与底25
2 5 1 图与底的原理25
2 5 2 图与底作品赏析27
2 6 练习30
第 2 章 形态构成与构成三要素
3 1 基本形31
3 1 1 基本形的构成方法31
3 1 2 基本形的组合排列构成34
3 2 骨骼36
3 2 1 骨骼的概念 36
3 2 2 骨骼的分类 36
3 3 练习39
4 1 对比与统一40
4 1 1 对比的应用 40
4 1 2 统一的应用 40
4 2 对称与均衡41
4 2 1 对称的应用 41
4 2 2 均衡的应用 42
4 3 节奏与韵律43
4 3 1 节奏的应用 43
4 3 2 韵律的应用 43
4 4 变化与调和43
4 4 1 变化的应用 43
4 4 2 调和的应用 43
4 5 练习44
5 1 重复构成45
5 1 1 重复的形式 45
5 1 2 重复的分类 47
第3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第4章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第5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
5 1 3 骨骼线 47
5 1 4 重复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48
5 2 近似构成52
5 2 1 近似形在骨骼中的排列方法 52
5 2 2 近似形态的绘制方法53
5 3 发射构成57
5 3 1 发射的骨骼形式58
5 3 2 发射的类型 58
5 4 特异构成61
5 4 1 基本形特异 62
5 4 2 基本形特异的排列63
5 4 3 骨骼特异 63
5 4 4 骨骼与基本形综合特异64
5 5 渐变构成69
5 5 1 渐变的概念 69
5 5 2 基本形与骨骼的综合渐变70
5 6 密集构成74
5 6 1 密集构成的形式74
5 6 2 密集构成需注意的问题75
5 7 空间构成81
5 7 1 空间的概念 81
5 7 2 空间构成的表现技法82
5 8 肌理构成85
5 8 1 肌理的概念 85
5 8 2 平面构成中肌理构成的形式 86
5 8 3 平面构成中肌理构成作品赏析 91
6 1 平面构成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102
6 2 平面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03
第6章 平面构成的实例应用
6 3 平面构成在服装、染织设计中的应用104
6 4 平面构成在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104
参考文献
第1章
平面构成概述
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对平面构成相关资料和内容的学习,可了解平面构成的起源,熟悉相关工具的用法,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与视野,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的领悟力与表达能力,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学习能力,使他们会欣赏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
本章重点
●平面构成的起源及发展。
●平面构成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材料的准备。
●平面构成的教学目的和基本内容。
1.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平面构成是研究平面形态学的基础部分,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对平面构成要素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创造出有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作品,并开拓新的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是设计类专业的理论基础,它渗透到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如装饰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动画设计、摄像艺术、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立体设计,都离不开构成艺术的核心规律,平面构成主要研究形态的各种变化规律,不仅是再现具体的物体形象,而且是在此基础上,在客观物体形象上添加设计者的主观思维,从而反映出客观世界的物体所具有的规律。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构成的设计就像是无根之木,是无法在成长过程中汲取大量养分的,没有根基只能自然枯萎。平面是指长、宽形成的二维空间;构成,根据汉语中的“构”和“成”的词意,都有构造、结构、联结的意思,英文是Composition、德语为GesTaltung,可译成“形成”或“画面的结构”或“配置方法”等。平面构成是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案的理论体系,是从分解到排列组合的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者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平面构成主要用黑白两种颜色,因为黑、白两种颜色是最精简、最常见的色彩,其对比度最明显,是应用设计中最广泛、最常见的颜色。但在平面构成中,黑白色也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多颜色的平面构成作品会拥有黑白构成作品所没有的特点。
1.2包豪斯学院与设计构成发展史
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类相关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地位的确立始于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如图1-1和图1-2所示。包豪斯学院成立于1919年,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WalterAdolfGeorgGropius,1883—1969)建立。包豪斯是由德语Bauhaus音译过来的,是由bau+haus两个德语词根组成,译为中文
平面构成(第2版)
2
是“建造”和“房屋”的意思。包豪斯学院有三任院长,第一任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音译),“包豪斯”一词是他创造出来的;第二任是汉内斯·迈耶;第三任是米斯,他提出“少就是多”的名言。他们对包豪斯学院做出的贡献各有千秋。1925年4月1日,由于受到魏玛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学院关闭了在魏玛的校园,并迁至工业相对发达的小镇德绍,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学院的学制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通过半年的基础训练之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在车间中取消了“老师”与“学生”等正式的称呼,代之以“师父”“工匠”“学徒”等传统手工行业的称呼。包豪斯学院在基础课方面对设计教育的贡献最大,这些基础课最早是由设计家伊顿所创立,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但伊顿是个神秘主义者,特别强调个性发展和直觉这两个方面,鼓励完全自发和自由的表现,学生有时会用深呼吸和震动练习开始学习他的课程,以获取灵感。但是这些都与设计的合作精神与理性分析相去甚远,遭到很多的批评,特别是风格派人物陶斯柏和构成派成员李西茨基到包豪斯学院讲学时,对伊顿的神秘主义进行了抨击。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讲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入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意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分析了解二度空间的构成,并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都为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基础构成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