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古代汉族烹饪著作。共一卷。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汉民族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汉族饮食名著。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即是净土”,精选了八位经久不衰的大家精华作品,内容扎实,让人受益,是个人修养阅读的超好的选择。
“眼缘”很好,不同以往经典作品大部头的形象,这套书开本小,设计清新,方便携带,让人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超好的礼品书!送孩子,送恋人,送同事,送朋友,送长辈,都很合适。
须知单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
译文:
求知求善,应先认识它,而后再去践行。饮食也是如此,所以写了须知单。
先天须知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指其大略: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崛强于盘中;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江生者,必槎丫其骨节;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壅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鲞也,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可以类推。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译文:
世间万物都有它们与生俱来的品质与特性,就如同人都有各自的资质禀赋一样。如果一个人过于愚笨,那就算是孔子、孟子来教他,恐怕也是无能为力的。同样地,食材质量不佳,就算是易牙这样的名厨来了,也很难把它们做成好菜。怎样才算好食材?大体上来看:猪肉应当皮薄一点,不宜带有腥臊气;鸡肉最好取自鲜嫩的骟鸡或童子鸡,不宜选用太老或太小的鸡;选取的鲫鱼最好是扁身白肚子的,而乌背的鲫鱼,脊骨较粗,会僵硬地凸起在盘子中,没有食相,倒人胃口;在湖泊和溪流中生活的鳗鱼最好,生活在江水中的鳗鱼,鱼刺硬且错乱,就像树枝一样;用谷物喂养的鸭子,长得又白又肥;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竹笋,竹节少,味道又鲜美;即使同为火腿,不同的火腿的质量也会有天壤之别;台鲞也是如此,不同的品质有如冰和炭一样差别巨大。其他的各种食材,都可依此类推。所以说,大体上做出一桌美味佳肴,负责烹饪的厨师的功劳占六成,而采购食材的人的功劳则占了四成。
作料须知
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蓝褛,西子亦难以为容。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酒用酒酿,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冽。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其他葱、椒、姜、桂、糖、盐,虽用之不多,而俱宜选择上品。苏州店卖秋油,有上、中、下三等。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
译文:
厨师手中的作料,如同女人穿戴的衣服和首饰一样。一个美若天仙又善于化妆的女子,如果她穿着破烂的衣服,即便这个女子是西施,也难以展现她的美貌。善于烹调的人,选酱就选三伏天制作的伏酱,在用酱之前,先要尝一尝它的味道是否甘美;选油时,则选用芝麻香油,还要鉴别一下油是生油还是熟油;以酒做调料时,则会选用江米酒,还需要把酿制产生的酒渣滤掉;醋则会选用米醋,并要求它清澄不浑浊。此外,酱还有清淡与浓烈之分,油有荤与素的差别,酒有味道的酸与甜的差异,醋也有陈醋和新醋的不同,使用的时候,要谨慎地选择,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其他的调味品,如葱、椒、姜、桂皮、糖、盐等,虽然用得不多,但仍需选用质量上好的。苏州店所卖的秋油,根据质量,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镇江醋虽然颜色好看,但酸味不太足,失掉了醋本来所应有的特色。所以,醋最好吃的还是板浦醋,其次为浦口醋。
洗刷须知
洗刷之法,燕窝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鹿筋去臊。肉有筋瓣,剔之则酥;鸭有肾臊,削之则净;鱼有胆破,而全盘皆苦;鳗涎存,而满碗多腥;韭删叶而白存,菜弃边而心出。《内则》曰:“鱼去乙,鳖去丑。”此之谓也。谚云:“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亦此之谓也。
译文:
对食材进行清洁要讲究方法,清洗燕窝的时候要把窝中的燕毛拣干净,海参中的泥要冲掉,鱼翅中黏着的沙子要洗掉,鹿筋食用前则要去掉臊味。猪肉中有筋瓣,只有把它们都剔去,猪肉才会烧得酥透;鸭子肾臊味重,把它割去之后,臊味会消失;做鱼时,鱼胆破了,整个菜都会变苦;鳗鱼身上的黏液如果不清洗干净,满盘菜都会被腥味占据;吃韭菜时应该去掉叶子只留下韭白;青菜要去掉边缘部分,只留下菜心。《内则》中写道:“吃鱼要去掉鱼目旁的骨头,吃鳖要去掉鳖的肛门。”讲的就是清洁食材的方法。俗话说:“要想把鱼做得好吃,就要把白筋洗出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