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经济学素养》在结构上分为教师经济理论素养和教师经济实践素养两部分,以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的结合来体现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经济理论素养中,按照经济学发展史的顺序,相应介绍了各个经济发展阶段中主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革命”及当代新兴经济学流派。在经济实践素养中,按邸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经济角色和发生的经济行为,相应介绍了消费者、生产者和投资者的经济学。《教师的经济学素养》在写作风格上,将贯彻准确与生动的原则,以深入浅出的描述来剖析丰富的经济现象,引领读者进入现实的经济世界,了解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思考与己密切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教师的经济学素养》的最大特点在于为现实世界中五光十色的经济现象提供丰富的经济理论背景和实用的经济实践指导。《教师的经济学素养》所具有的知识性、趣味性、完整性,将不仅能使教师提高相关的经济学素养,还能使其在经济活动的实践中领略经济学的恒久价值和魅力。
李波,女,1970年生于陕西。2006年获得国防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转业于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虽不再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工作,但仍热爱并关注着经济学的发展,正如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曼昆曾说过的:“无论你今后身处何方,你都会为学习过经济学而感到欣慰。”
前言
上编 教师经济理论素养
第一章 市场经济初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几个前提假设
第三节 价值理论
第四节 生产和分配理论
第五节 货币理论
第六节 毁誉参半的马尔萨斯及其《人口原理》
第二章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缘起
第二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第三节 资本剥削和积累理论
第四节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第五节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见
第三章 微观经济领域的革命——新古典经济学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革命”
第二节 消费者需求理论
第三节 生产者供给理论
第四节 市场结构及价格理论
第五节 社会福利理论
第四章 宏观经济领域的革命——“凯恩斯革命”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的起因
第二节 “凯恩斯革命”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 “凯恩斯革命”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凯恩斯革命”的结果
第五章 “凯恩斯革命”后的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及理论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之一——新古典综合派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之二——新剑桥学派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之一——货币学派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之二——理性预期学派
第五节 “新自由主义”之三——供给学派
第六节 “新自由主义”之四——公共选择学派
第七节 “新自由主义”之五——新制度经济学派
第八节 “凯恩斯主义”的复兴——新凯恩斯主义
第九节 公平与效率的抉择——福利经济学
第十节 经济学方法论的革命——博弈论
第十一节 非对称信息下的真实经济——信息经济学
第十二节 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第十三节 关于人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本理论
下编 教师经济实践素养
第六章 作为消费者的经济学
第七章 作为生产者的经济学
第八章 作为投资者的经济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