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是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有益补充,那么,如何开设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如何在公共选修课课堂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能量”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书在理论分析部分依次分析了“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属性,“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主客体及其矛盾,“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涉及的工作意识、决策手段和工作方法,以及做好“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所需的心理调适激励和管理理念。同时,结合几类典型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介绍了结合课程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21世纪全球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基础保障则在于教育。高校是人才的孵化器,肩负着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公共选修是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有益补充,那么,如何开设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如何在公共选修课课堂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能量”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书是作者在2012年开始,五个学年来比较系统的研究探索成果的小结,也是两位作者对基于思政教育视角开展“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对策研究的阶段总结。
21世纪全球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基础保障则在于教育。高校是人才的孵化器,肩负着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高校要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其教学重点也应该向素质教育转移。需要注意的是提高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必须以高水平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素养为前提。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必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教育部在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根据执行情况,教育部又进行了修订,并于2015年9月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在两版的文件中,教学管理一级指标下和课程设置二级指标中第二条均是如下表述:“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
公共选修是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有益补充,如何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如何在公共选修课课堂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能量”是高校面临的现实的问题。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并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公共选修课要不要有实践环节?如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规定或者不希望在公共选修课中设置实践环节,如何创造实践条件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上述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笔者2012年正式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开设“北京的近代史遗迹漫谈”“通俗哲学漫谈”等设本科生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也尝试过结合课程开展课外红色基地参观。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课程形式发生过变化,甚至出现过课程暂定开设。但是,默默努力和不断探索却为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在学习文件和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笔者有了进一步梳理实践成果,并逐步形成一些观点的想法,于是,邀请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行一起完成这项工作。本书在理论分析部分依次分析了“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属性,“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主客体及其矛盾,“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涉及的工作意识、决策手段和工作方法,做好“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所需的心理调适激励和管理理念。同时,结合几类典型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介绍结合课程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本书是作者在2012年开始,五个学年来比较系统的研究探索成果的小结,也是两位作者对基于思政教育视角开展“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对策研究的阶段总结。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比较系统研究写作时间较短(只有五年),书中不当之处亦在所难免。恳请领导、专家以及阅读本书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作者
2018.3
第一章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属性 / 001
第一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本质 / 001
第二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工作定位 / 009
第三节 公共选修课的分类 / 022
第二章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主客体与矛盾关系 / 039
第一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的主体 / 039
第二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的客体 / 054
第三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主客体的矛盾展现 / 064
第三章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意识 / 074
第一节 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的意识 / 074
第二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管理理念 / 088
第三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决策 / 104
第四章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工作观念与方法 / 121
第一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工作观念方法概述 / 121
第二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逻辑思维方法 / 132
第三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心理调适激励方法 / 146
第五章 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索 / 153
第一节 公共选修课教学环境优化与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培育 / 153
第二节 提升公共选修课吸引力所需的典型教学方法 / 164
第三节 公共选修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探索 / 180
参考文献 / 221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高等院校开始全面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种类很多,在当代高校中实行的比较多的是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学年学分制既有学年限制的特征,又有完全学分制的特征。它既保留了学年制的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性,又具有学分制的某些长处;比如,在对课程的选修方面,给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度等。
相比较而言,学年学分制是当代中国高校执行比较多的学分制形式。在学年学分制体系中,“公共选修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选修课”是全校自由选课,一般是一学期期末或者是开学的第一周开始选修。因此,在展开全面论述之前,需要首先分析“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属性。
第一节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本质
一些观点认为“公共选修课”只是提高学生素质而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较难。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的工作,因此,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中,也需要关注这一问题。
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深化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教育、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等都是“公共选修课”应当关注的。因此,研究概念的概念的外延,科学地抽象出一般可能性,进而就可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深层本质十分必要。
一、“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某种“活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的要素有两个:第一要素是规划设计,第二要素是实施过程。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设置什么课程、课程如何排序、课程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主要是解决怎样教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教学模式建设。因此,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建设。课程模式建设,主要是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开发课程,目前比较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就是“基于工作过程”;其次是考虑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按照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序化课程;最后,是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计划,即建立课程标准。教学模式建设,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因此,本书所说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包括从课程调研与设计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是什么性质的活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活动同高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有何区别和联系,人们的看法又不一致。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对于“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类:一是将“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看成一种可观察可量化的组织活动,认为“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就是组织调配资源给学生开课的活动,这种观点将决策等思维活动排除在活动之外,认为“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虽离不开决策、政策、计划等思维形式,但它们本身不属于“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范畴。二是认为“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既包括前述的感性活动,又包括指导实践的理性思维活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是一种“社会活动”。三是认为“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