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与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1833—1911)(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文学现代化)
定 价:34 元
- 作者:张天星
- 出版时间:2015/12/1
- ISBN:9787309113013
-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206.5
- 页码:35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自1833年近代中文报刊在中国境内出现始,报刊逐渐发展为中国文学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并成为中国文学近代转型的重要动力。《报刊与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1833-1911)》以1833—1911年间中国文学在报刊媒介的推动下如何发生近代转型为研究对象。文学制度方面,报刊生产过程中确立的投稿、稿酬、版权等制度转化为近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报刊流通过程中建立的邮递、派报、阅读等机制转化为近现代文学的传播机制。文学创作方面,报刊有力地推动了各主要文体的近代化变革。报刊在域外文学译介中具有文学试验场的作用,加快了中国文学世界化和近代变革的步伐;报刊通过聚集作家、参与社会变革等方式推动了晚清诗歌启蒙、求用等近代特点的形成;报刊拓展了晚清散文自由言说的空间,催生了报载杂文等新文体;新闻舆论渗入小说创作之中,推动了晚清谴责小说的兴起和“新闻化”特征的形成。文学批评方面,报刊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文学广告、编者按等多种新形式,新闻思想成为文学创作观念和批评方法的重要来源,初步形成了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学批评公共空间,报刊媒介传播文学批评和规范文学创作的现代文学机制开始建立。
《报刊与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1833-1911)》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天星,男,河南新县人,2002—2005年就学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2009年就学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现为台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近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晚清报载小说戏曲禁毁史料汇编(上下册)》等。
绪言
第一章 报刊生产与文学生产机制的变革
第一节 投稿制度的建立与文学生产社会化
第二节 新闻稿对文学稿酬制度建立的促进
一、率先付酬的新闻稿
二、支付稿酬的社论稿
三、支付稿酬的翻译稿件
第三节 晚清报刊与近现代版权制度的建立
一、身份重叠与传统版权观念的近代转型
二、摘录转载的实践与现代版权制度的建立
第二章 报刊流通与文学传播机制的变革
第一节 报刊发行对文学传播近代化的推动
一、民信局与报刊发行
二、近代邮政与报刊发行
三、近代交通与报刊发行
第二节 派报处模式与近代文学市场的形成
一、派报处的发展
二、派报处的运营
三、销售网络的形成
第三节 阅报社对近代文学传播机制的拓展
一、晚清阅报社的发展与分布
二、阅报社的社会公益性
三、阅报社对文学消费空间的拓展
第三章 晚清报刊在域外文学译介中的作用——以报载寓言为例
第一节 晚清报载伊索寓言传播概况
第二节 曹子渔寓言的渊源及其价值
一、曹子渔寓言中与伊索寓言相关的寓言
二、曹子渔译介的其他域外寓言
三、曹子渔创作的寓言
第三节 寓言传播与寓言文体的独立
第四章 晚清报刊与晚清诗歌的近代化变革
第一节 传教士报载戒陋俗诗的启蒙话语
一、传教士报刊登载戒陋俗诗概况
二、传教士报刊所载戒陋俗诗的意义
第二节 早期《申报》新题材诗的时代新声
一、早期《申报》所载新题材诗简况
二、《申报》新题材诗的诗歌变革先声
第三节 报刊在晚清诗界革命中的酝酿作用
第五章 报刊与晚清散文的近现代化变革——以报载游戏文章为例
第一节 娱乐:19世纪的报载游戏文章
一、延续传统:早期《申报》上的游戏文章
二、休闲娱乐:19世纪末小报上的游戏文章
第二节 批判:清末十年的报载游戏文章
一、清末十年报载游戏文章的特点
第三节 报载游戏文章向现代杂文的转化
一、散文言说空间的拓展
二、晚清游戏文章与现代杂文之关系
第六章 新闻舆论与晚清谴责小说韵兴起
第一节 晚清新闻與论的发展与转变
一、19世纪的新闻舆论
二、20世纪初的新闻舆论
第二节 新闻舆论与谴责小说的兴盛
第三节 谴责小说理论的新闻舆论化
第七章 报刊对晚清文学批评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报刊对文学批评专论兴起的推进
一、论说栏目的确立为文学批评专论准备了版面基础
二、报刊对文学批评写作思维的改造
第二节 报刊对晚清文学批评文体的开拓
一、产生新的文学批评形式
二、报刊对传统批评形式的变更
第三节 报刊与晚清文学批评时空的拓展
一、批评主体的重组
二、形成批评公共空间
三、批评维度的延伸
四、批评向商业妥协
第八章 新闻思想对晚清文学理论的浸染
第一节 新闻真实对晚清写实主义的影响
一、晚清新闻真实思想的要求
二、晚清文学写实主义新闻化的特点
三、晚清写实主义新闻化的原因
四、晚清文学写实主义新闻化的意义与缺失
第二节 宣传策略与文学批评方法的转换
一、宣传是晚清报刊的主要使命
二、梁启超的宣传策略与文学批评方法
三、报刊宣传与文学批评的效果
第三节 媒介意识与晚清文体理论的演变
一、报刊与晚清国人媒介意识的增强
二、报刊功能与文学功能的等同
三、小说戏曲地位提升的媒介思路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但是现有文献说明该书并未能给中国后来旷寓言创作产生何等影响。虽然古代表示寄托的寓言作品也被称为偶言、储说、隐言、譬喻等名称,中国古代寓言数量巨大,2000则以上的数目要远远多于古希腊寓言总集《伊索寓言汇编》的307则,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古代把一种文体称作寓言。1917年,茅盾编辑《中国寓言》(初编),整理、搜辑秦汉时期寓言,“把古代寓言作品统一定名为‘寓言’,大概也开始于这个时期”。目前所见到的文献给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晚清之前,并未有将寓言作为一种文体的称谓。如研究者言:“在中国,把历代名称繁多的寓言作品统一名为寓言,其时当不会早于本世纪初。”那么,在中国,将寓言指称为一种文体出现在何时呢?对于晚清报刊登载寓言的梳理可以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就现已掌握的材料而言,将寓言作为一种文体的称谓始于1872年8月《中西闻见录》第1号,丁韪良《俄人寓言》和《法人寓言》。
晚清伊索寓言最早的译本是1838年左右的《意拾喻言》,“喻言”在这里指一种文体的专集,据现有资料,“寓言”指单篇作品,最早出现是1872年8月《中西闻见录》第1号上的丁韪良《俄人寓言》和《法人寓言》,前一则讲述朋友二人林中遇熊,揭示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的道理,后一则讲述甲乙二人途中拾金,甲昧金,后遇盗而乙不救,说明不能共富贵则不足共患难的道理。在《中西闻见录》上,寓言被明确地指称为一种文学体裁,所刊登的25则寓言,占总篇目的6.7%,11则篇目中含有“寓言”二字,13则篇目中虽没有“寓言”二字,但以“寓言二则”“寓言五则”“寓言四则”的专栏形式出现,显然是将寓言作为一种文体。作为北京长老会成员,曹子渔与丁韪良熟稔,可能是作为《中西闻见录》的读者或参与编辑的缘故,曹子渔将发表在《万国公报》上的140余则寓言和《中西闻见录》上的2则寓言的篇目中都有附加“寓言”二字,换言之,在曹子渔的脑海中,寓言的文体特征较明晰——指篇幅短小、用人或动植物的故事说明道理的一种文体。他的这种称呼亦得到有些读者的认同,如张持三赞赏曹子渔寓言的诗句中称其作品为“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