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1)全面总结与阐释2014年至2017年安徽省社会救助实践的发展、变迁与现状,包括体系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理念建设等;(2)系统梳理与分析四年间安徽省社会救助各制度(8+1)的具体实施情况;(3)对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管理体制、项目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究,提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安徽省社会救助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绪论 1
参考文献 4
总论篇
第一章 安徽省社会救助发展概述(2014~2017年) 7
第一节 安徽省社会救助体系及其制度框架 7
第二节 安徽省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及其建设 28
第三节 安徽省社会救助工作成效及其水平 39
第四节 安徽省社会救助工作的展望与发展 64
参考文献 72
专题篇
第二章 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实践分析(2014~2017年) 75
第一节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体系建设 75
第二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成效 81
参考文献 86
第三章 安徽省特困人员供养实践分析(2014~2017年) 87
第一节 特困人员供养政策体系建设 87
第二节 特困人员供养实践及其成效 93
参考文献 98
第四章 安徽省受灾人员救助实践分析(2014~2017年) 99
第一节 灾害救助工作体系建设 99
第二节 灾害救助工作及其成效 104
参考文献 110
第五章 安徽省医疗救助实践分析(2014~2017年) 111
第一节 医疗救助实践与成效的综合分析 111
第二节 安徽省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的专题分析 122
参考文献 131
第六章 安徽省临时救助实践分析(2014~2017年) 132
第一节 临时救助的实践与成效 132
第二节 生活无着流浪救助工作及其成效 143
参考文献 153
第七章 安徽省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实践分析(2014~2017年) 154
第一节 教育救助 154
第二节 住房救助 159
第三节 就业救助 161
参考文献 163
第八章 安徽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实践分析(2014~2017年) 165
第一节 政策引导与制度保证 165
第二节 参与举措与救助成效 175
第三节 综合分析与理论概括 187
参考文献 193
案例篇
第九章 “互联网+”与社会救助体系构建 197
第一节 专设机构智慧管理——铜陵市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198
第二节 协同治理智慧救助——合肥市庐阳区构建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化平台 205
第三节 四级联动智慧施助——蚌埠市建设综合救助服务信息化平台 212
第四节 四网合一智慧服务——亳州市创设“互联网+志愿服务”社会救助模式 217
参考文献 222
第十章 “金融+”与社会救助体系创新 223
第一节 汇集善资救急解难——蚌埠市成立救急难基金会 223
第二节 护理保险贴心服务——合肥市实施特困供养人员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229
第三节 民生保险温情救灾——铜陵市实施民生保险工程 234
第四节 基金共设乐助常青——合肥市包河区创设PPP社会救助模式 239
参考文献 245
第十一章 “社会组织+”与社会救助体系发展 247
第一节 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宿州市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 247
第二节 社会发力情暖人间——铜陵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253
第三节 亳爱惠众共享阳光——亳州市推进社会工作机构介入社会救助 259
第四节 专业介入助人自助——休宁县睿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265
第五节 渠道专设协同救助——合肥市庐阳区实施嵌入式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模式 271
参考文献 278
第十二章 “制度+”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80
第一节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合肥市庐阳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精准认定机制 280
第二节 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合肥市庐阳区最低生活保障民主评议听证制度 285
第三节 统一管理提升质量——滁州市南谯区五保敬老院统一管理制度 289
第四节 健全制度健康脱贫——黄山市休宁县“四保障一兜底”健康脱贫综合医疗救助制度 294
参考文献 298
第十三章 “内涵+”与社会救助体系拓展 300
第一节 内涵拓展心暖花开——芜湖市弋江区“非物质救助”实践 300
第二节 有机衔接精准扶贫——亳州市衔接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工作 307
第三节 制度升级兜底脱贫——宿州市实施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 312
第四节 政策叠加合力保障——六安市霍山县推动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救助工作 317
第五节 防备结合体制健全——六安市金寨县建设防灾备灾体系 321
第六节 借力社会助力养老——亳州市谯城区通过购买服务托养失能特困老人 326
参考文献 330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