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生物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十年探索(2009-2018)
定 价:6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5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杨继主编
- 出版时间:2019/5/1
- ISBN:9787040513028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Q-4
- 页码:22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本书汇总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16所“生物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试点高校十年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展示了各校的制度创新特点和改革思路及特色,旨在充分发挥“拔尖计划”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生态,强化使命驱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不仅是为吸引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培养能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的基础学科领军人才,而且要探索建立适应国情、面向未来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途径,带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生物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十年探索(2009-2018)》汇总了“生物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试点高校十年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展示了各校的制度创新特点和改革思路及特色,旨在充分发挥“拔尖计划”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生态,强化使命驱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
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新高等教育和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一种国家战略。为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同时推动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00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6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参与了“生物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各校基于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学生遴选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营造积极主动的创新型学习环境和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提供了条件。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不仅是为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培养能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的基础学科领军人才,而且要探索建立适应国情、面向未来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途径,带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本书汇总了“生物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试点高校十年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展示了各校的制度创新特点和改革思路及特色,旨在充分发挥“拔尖计划”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生态,强化使命驱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
北京大学
十年磨一剑,百炼塑英才
清华大学
以匠心塑造肩负使命、
追求卓越的一代新人
北京师范大学
文理交融,着力塑造生物学拔尖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吉林大学
不忘初心瞻远道,
为国立志济沧涛
南开大学
培养“公能”特色的
生物学科拔尖人才
兰州大学
汇英聚才,潜心培养生命学科未来之才
山东大学
泰山学堂助力
山大生命拔尖学子小天下
复旦大学
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基于研究的
人才培养理念和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
“好奇心驱动”与“大师氛围”
营造生命科学拔尖人才成长的空间
南京大学
固本枝荣,拔尖创新
浙江大学
以国际化为抓手,努力培养
一流生命科学拔尖人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教融合,学科交叉,
推进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
武汉大学
面向国际,创新实践,
培养有情怀的未来生科精英
四川大学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厦门大学
书院制与非书院制相结合的
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山大学
给天才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