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环保投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环保投资总量为8806.3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46%。脱硫脱硝除尘环保电价政策,有力促进了燃煤发电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积极推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实施阶梯电价,以及水价、再生水价等资源价格改革,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不断推进。排污收费“费改税”在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酝酿多年的环境税费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费改税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开始将电池、涂料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一些环保相关税种的绿色化在稳步推进。多个领域的生态补偿探索取得很大进展。国家重点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逐年扩大,资金逐年提高,2015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达到509亿元;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行了省域内流域生态补偿,新安江跨省界流域生态补偿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年增加,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使用和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交易量稳步增加;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启动,北京、湖北等七省(市)碳交易量总成交量达到3263.9万t,成交额为8.36亿元。绿色金融积极探索,金融政策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但是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依然有限。作为环境经济政策实施配套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重要依据。总体看,环境经济政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推进了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
环境经济政策是利用财税、价格、交易等经济政策工具调控经济主体环境行为的一类政策,通过对经济主体环境行为的经济刺激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被认为是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重要政策手段。环境经济政策一直是近些年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几乎每年都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建言献策的重点。“十二五”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进入“快车道”,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上升到“五位一体”的高度,《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生态文明建设纲领性政策的出台实施,体现了国家对创新运用环境经济政策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为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环境财政、环境资源价格、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等环境经济政策频繁出台。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实施更是为环保投融资、环境污染责任险、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改革夯实了法律基础。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环保投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环保投资总量为8806.3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46%。脱硫脱硝除尘环保电价政策,有力促进了燃煤发电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积极推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实施阶梯电价,以及水价、再生水价等资源价格改革,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不断推进。排污收费“费改税”在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酝酿多年的环境税费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费改税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开始将电池、涂料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一些环保相关税种的绿色化在稳步推进。多个领域的生态补偿探索取得很大进展。国家重点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逐年扩大,资金逐年提高,2015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达到509亿元;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行了省域内流域生态补偿,新安江跨省界流域生态补偿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年增加,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使用和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交易量稳步增加;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启动,北京、湖北等七省(市)碳交易量总成交量达到3263.9万t,成交额为8.36亿元。绿色金融积极探索,金融政策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但是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依然有限。作为环境经济政策实施配套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重要依据。总体看,环境经济政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推进了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
“十二五”时期的环境经济政策实践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经济政策仍然存在结构性短缺,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来解决。虽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资产负债表、资源有偿使用、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等多项环境经济政策已经启动,但是总体上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实现制度化。绿色投融资政策力度不足,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不健全,这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系统完备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存在较大落差。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通道还没有形成。环境经济政策主要还是在末端治理调控,对经济决策和运行过程的生产端、消费端、过程端调控均不足。不符合“两山”理论要求的行为、牺牲“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在一些地方还普遍存在。三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环境经济政策有效供给不足。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深水区,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交织,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社会、科技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但是对创新运用环境经济政策的认识还不到位,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空间比较小、调控范围比较窄、力度比较弱、激励强度不够,政策手段供给还不够。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环境经济政策严重滞后,如结构性调整、绿色生活与消费、区域与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生态环境风险管控等。四是重制定、轻实施严重影响了环境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虽然“十二五”时期我国制定了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但是一些政策的实施效果还存在问题。在环境经济政策领域尚未建立评估机制,缺乏评估技术规范或指南,政策执行状况缺乏定期规范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无法通过科学方法和量化数据进行系统评估,影响了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水平。
随着绿色发展转型加快推进、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入,生态环境短板加快补齐、补强,环境经济政策改革必然面临更大、更多的创新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快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推进绿色财政预算支出、生态环境价格税费、资源生态环境权益交易、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重点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政策创新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性、协同性、差异性、科学性,以适应新形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求。
第1章 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总体形势
1.1 国家高度重视环境经济政策的创新运用
1.2 环境经济政策作用不断提升
1.3 环境经济政策尚存在很多不足
第2章 环境财政政策
2.1 环保投资
2.2 环保专项资金
2.3 绿色采购
2.4 补贴政策
第3章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3.1 资源价格改革
3.2 排污收费进展
3.3 环境收费政策
第4章 生态环境补偿政策
4.1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4.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继续推进
4.3 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增加
4.4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持续推进
4.5 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探索不断深入
4.6 海洋生态补偿以地方自发试点为主
4.7 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在探索建立
4.8 规范矿产资源治理与补偿资金管理
4.9 地方探索环境空气治理生态补偿
4.10 其他领域
第5章 环境权益交易政策
5.1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
5.2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5.3 碳排放权交易进展
5.4 水权交易
5.5 用能权交易
第6章 绿色税收政策
6.1 环境税收
6.2 其他环境相关税收
第7章 绿色金融政策
7.1 绿色信贷
7.2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7.3 绿色基金
7.4 绿色债券
第8章 环境市场政策
8.1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8.2 环保PPP项目
第9章 环境与贸易政策
9.1 稳步推进世贸组织(WTO)框架下相关环境议题
9.2 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保议题
9.3 环境服务贸易
9.4 WTO框架下自然资源出口与环境因素考量
第10章 环境资源价值核算政策
10.1 环境经济核算
10.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
第11章 行业环境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