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来,李志民教授从高校教师、外交官到教育部官员再回到高校,兜兜转转,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中国科教发展的第一线,并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与科技的沧桑巨变和重要节点,其视角与思考自然与众不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辛劳工作之余,带着对中国崛起和科教兴国战略近乎虔诚的信仰和责任感,不辞辛苦,笔耕不辍,以问题为珍珠,用文字做银线,串起了一段大国重振教育和科研的历史,并广泛见诸各大媒体报端。这些思考性文章可以归结为哲学上经典的三个问题,即“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是谁”,归根结底是一个高等教育和科研的目标与方向的问题,
“从哪里来”,要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告诉国内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与科研机制是什么样的。
“到哪里去”,人类即将进入信息时代,则是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科研以及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
李志民,198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8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至1990年留校任教:1990年至1994年赴澳大利正悉尼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教育部外事司任职:1996年至2000年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2000年任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2005年至2017年任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科技论文》主编、《中国教育网络》总编辑,兼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校科技》总编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来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来职教授。先后创办“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和“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学网站。
高等教育篇
解剖“双一流”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冷”思考
一流大学的概念是模糊的
“双一流”建设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一流大学建设要求大学教师要一岗双责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育人环境
高校信息化发展与双一流建设
信息技术如何支撑“双一流”建设
高校科研创新
中国大陆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高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如何办好大学科技园
教育思考
大学强则国家强
高校去行政化不是拿掉校长级别那般简单
审视教育公平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必须要超越知识是忽悠
访谈录
国家三大奖:高校缘何保持高获奖率
高校科技创新实力如何更上层楼
促高校科技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
自主创新,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力军作用
开放创新,推动高校科技新发展
MOOC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
科研管理篇
科研评价
浅谈科技评价
科研评价要尽快脱离论文指标绑架
如何让科技评价改革的阻力变成动力
以科研成果转化增强“第一动力”
科研评价不是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
互联网时代对学术优先权的影响
网络发表论文将产生学术评价新机制
利用互联网等公开数据评价大学和教师
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
科技创新
创新无止境,制度巧安排
从科技奖励看科技创新作用
高校科技创新任重而道远
技术创新是个系统工程
大科学时代需营造开放创新的环境
调整科研导向 注重集成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评价
中国院士多了还是少了
放眼国际人才增量市场 加速高校“双一流”建设
人才“帽子”如何平衡“里子”
学术伦理
学术界的尊严要靠诚信来维护
科学不代表正确或高尚
关于学术理性的一些思考
“换头术”的痴迷者,请遵守基本伦理原则
防治雾霾不只是任性地“叫停”
宣传科研成果当戒炒作之风
大众媒体不要试图裁判科学发现的对与错
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哲学问题
聚焦“医学”
访谈录
治学术不端,须改变功利的评价体系
为现代科学创新建立大舞台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在观念更新
优化科研软环境提升自主创新力
搭建论文发表大平台打造学术生态新环境
教育现代化篇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
互联网将改变传统媒体主导舆论核心地位
“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
互联网与教育的未来
互联网将颠覆传统学校教育模式
互联网正在倒逼大学课堂改革
互联网时代需要补补文化课
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制定《互联网宪章》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面对第五空间的争夺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的长远战略
信息化奠定教育的未来
数据将重塑教育形态
校校通:每个环节我们都已想通
“超前布局”支撑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也要与时俱进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高校网络治理
cIO将成为高校业务流程再造的中枢
应尽快出台高校信息数据管理规范
网络安全问题需各方协同
信息安全可设为高校开学“第一课”
教育网(IEERNET)
CERNET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网络服务教育创新成就梦想
为什么要聚焦在下一代互联网
慕课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