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比较的视域下分析了欧美STS起源、研究范式及哲学基础的不同,阐述了欧美STS两种传统的未来走向以及在争取两种传统走向和解道路上的尝试和努力,试图构建STS发展的理论图景。对于中国本土的STS研究,作者认为目前我国STS研究中的论争,也是欧美两种传统的分立在中国的折射造成的。在回顾中国STS的发展历程之后,作者指出了我国ST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践情境尝试提出中国STS研究的一种走向。
陈佳,1985年生,山东省安丘市人,哲学博士,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哲学系副主任,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STS)比较研究;技术哲学与社会学研究。先后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其他省部级课题十余项。陈凡,1954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主任、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与STS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7项,其他省部级课题几十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几十项省部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