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泮境》是由谢春池、何英、邱锡凤主编的当代散文集,约300千字,主要描绘、书写龙岩上杭县泮境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等。稿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描写泮境的山川风物、民俗人情,体现其生态环境优良、生活氛围和谐的“福地”特征;二是本地作者通过回忆往事、重温旧物表达对故土的眷念和热爱,流露浓浓的“乡愁”情愫;三是叙述当地的民间故事与乡村传说,有趣而生动地传扬特色地域文化。散文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以细微、婉转的笔调对泮境的人文风貌进行了一次文学塑造和精神建构。
《福地泮境》汇集的不止是上杭本地作家的作品,还有不少福建知名作家的文章。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眼光,用生花妙笔书写泮境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山川和人文,内容十分丰富,增添了这部书的厚重感和可读性。泮境是一个小地方,环境僻静,史上默默无闻,这么多省内作家深入其间实属难能可贵,值得赞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在实施“振兴乡村”的宏伟计划。对此,我们的作家也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大力宣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者,谱写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
何少川
《福地泮境》,是一部好读的乡村史话,它展现出一座洋洋大观的旖旎乡村。
位于上杭县中部的泮境乡,方圆50平方公里,是一个在地图中几乎找不到的小山乡(乡行政机构所在村也叫泮境)。《福地泮境》说的都是泮境乡村的事,山川形胜、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历史变迁等等,方方面面,蔚为大观。
我之所以称《福地泮境》好读,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这部书的内容,有着浓郁的乡野风情,把一个个质朴而鲜活的山村场景呈现了出来。如“割鲁机”,所谓“鲁机”,是闽西客家农村用作柴火的一种野草,割鲁机则为旧时山乡客家女都必须劳作的体力活。作者回忆了年少在家乡割鲁机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并描述对它有着“爱之、恨之、思之、恋之”的极其复杂的真情实感。又如《炸木鱼》,本是以示“年年有余”,过年应该制作炸鲜鱼的一道菜,为了避腥味防鱼刺,改为象征性的以“吃不完的木鱼”替代,别具一格。再如《木荷花开估丰年》和《“草药膳”的神功》章节,写出客家人的习俗、经验和智慧,反映的是别有一番滋味的生活经历。类似篇章还有不少,文章接了地气,光彩绽放真情流露,终能吸引人们阅读的兴趣。
二是,一些文章叙事融合于故事之中,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通过叙述泮境村名的衍变由来,使人们从历史的故事中获取认知;通过描绘“八月十四过中秋”的与众不同,使人们从灾难的故事中解惑释疑;通过演绎风灯冈的旧貌新颜,使人们从凄美和执着的不同故事中,领略到虽然社会环境迥异,但客家人同样秉持追求美好理想的奋斗精神;《泮境的虎豹》的故事,让人们从逸闻中受到某些启示;《金佬公其人其事》的故事,让人们从传记中,感受到一位普通老百姓曲折而善良的一生。纪实文学作品需要故事情节和情感宣泄,故事情节是血肉,情感宣泄才有灵性。
三是,《福地泮境》汇集的不止是上杭本地作家的作品,还有不少福建知名作家的文章。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眼光,用生花妙笔书写泮境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山川和人文,内容十分丰富,增添了这部书的厚重感和可读性。泮境是一个小地方,环境僻静,史上默默无闻,这么多省内作家深入其间实属难能可贵,值得赞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在实施“振兴乡村”的宏伟计划。对此,我们的作家也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大力宣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者,谱写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却东西门行》)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关情。《福地泮境》能够问世,需要提到一位对故乡永不忘,心中长年藏有为故乡出力做贡献之情的何英同志。何英是泮境的女儿,我以为她是值得泮境骄傲的女儿。之所以说她值得泮境骄傲,并不在于她有多少成就,而在于她有一颗与故乡贴得很近、永远惦记着故乡的心。我从作家的文章中看到,何英同志1977年即离开泮境,但泮境一直在她的脑海里。改革开放以后,她日思夜想为家乡做点事,近年来她竭力开发风灯冈建成农民公园,几经周折,殚精竭虑,值得我们学习。《福地泮境》将出版时,何英同志要我为之作序。她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我的家乡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的近4000人中,就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近160名,但因人口和地域在上杭县属‘袖珍型’小乡……故没有多少人会知道有个泮境!也因此这几年我才有机会为家乡尽一点绵薄之力。想做《福地泮境》,是因为在我们家乡的历史上,可查的文字资料(新中国成立前)仅有‘胜运里·半迳’五个字。这样做可为家乡留下一点人文资料。”有一次,何英同志当面对我谈起开发风灯冈和为家乡出书之事时,更是激情昂扬,令我感动。
或许,我与泮境有缘。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省里开展扶贫工作,我挂钩上杭老区贫困县。省里老领导伍洪祥同志是泮境乡人,我到上杭曾去他的老家拜访。当时到泮境时注意力放在访贫问苦,无心观看这一方土地的美丽景色。今日,我能为反映泮境内容的书籍作序,无疑是一种荣幸,也让我有机会借此表达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敬意!
序
第一辑 福地
大自然的恩赐
神秀风灯冈
天赐净土风灯冈
祥云飘飞风灯冈
风灯冈
心灯
尘世之上
莲花大爱洒人间
落在泮境的那朵莲
莲里的风灯
彩霞落花生
月光之下太阳之中
目光里的泮境
泮境的早晨
我们的文化公园
来泮境走走看看
灵魂安放何处
农民公园的文化境界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福地泮境
第二辑 乡愁
“半迳”与“泮境”
从元康出发
走出泮境
——母校与文化馆
家乡故事家乡人
泮境女儿乡村情
金佬公其人其事
一片丹心献偶艺——记傀儡戏(高腔)省级非遗传承人王荣昌
我这一辈子
我的父亲
重走古道
泮境植物小记
老屋的记忆
浓浓的年味
对知青阿鸣的些许印象
一个小山村的知青琐事记
砍樵割笮的苦与乐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戏说“风灯冈七日游”
第三辑 故事
泮境民间故事三则
泮境民间故事四篇
泮境民间故事五则
泮境的传说
过节与祭祀
泮境的虎豹
补镬头的故事
吃鱼吃肉的故事
糍粑被的故事
聪明的妻子
师傅传绝技
马牯窖的故事
炸木鱼
田缺口煮汤圆
相公寨
挖窖人
乌石村回龙桥的故事
“花边”变有的故事
藏金藏银的地方
泮境民间俗语
白石坑秀才江高岚轶事三则
附录
可爱的家乡
梦圆风灯
净土泮境
一个山乡的散文书写——读《福地泮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