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种激励机制——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展开研究,结合我国双重委托代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剖析双重委托代理下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效率和经营业绩的影响。本书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把“股权激励、双重代理冲突、投资效率”纳入一个分析框架,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同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效果。本书的研究结论既丰富了股权激励效应的相关文献,同时又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本书适合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对股权激励相关研究有兴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
王艳华,女,1984年生,河南周口人,管理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教育厅课题各1项,在《证券市场导报》《暨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两类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
2.1.1 第一类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
2.1.2 第二类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
2.2 股权激励与两类代理成本
2.2.1 股权激励与第一类代理成本
2.2.2 股权激励与第二类代理成本
2.3 股权激励与企业投资行为
2.3.1 股权激励与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
2.3.2 股权激励与研发投资
2.4 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
2.5 文献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3.1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3.1.1 委托代理理论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3 剩余索取权理论
3.1.4 权变激励理论
3.2 投资理论基础
3.2.1 新古典厂商投资理论
3.2.2 新制度经济学投资理论
3.2.3 企业投资效率度量模型
3.3 双重委托代理下的股权激励分析框架
3.3.1 第一重委托代理下股权激励分析框架
3.3.2 双重委托代理下股权激励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度背景
4.1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
4.1.1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
4.1.2 上市公司双重委托代理现状
4.2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变迁
4.2.1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发展历程
4.2.2 我国股权激励发展现状
4.3 我国企业投资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4.3.1 企业投资制度背景
4.3.2 企业投资现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股权激励与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股权激励实施与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5.1.2 股权激励方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5.1.3 股权激励水平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5.1.4 股权激励有效期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方法——倾向得分匹配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3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5.3 研究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2 实证分析
5.3.3 进一步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股权激励、双重代理成本与投资效率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双重代理成本与非效率投资
6.1.2 股权激励与双重代理成本
6.1.3 双重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6.2.3 中介效应检验流程
6.3 研究结果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3.2 实证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重委托代理下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
7.1 上海家化案例介绍
7.1.1 上海家化发展简介
7.1.2 上海家化股权激励实施进程
7.2 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
7.2.1 股权激励对委托代理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
7.2.2 股权激励对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
7.3 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本书创新点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