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读者对象。是对饮食和文化都有兴趣者。如果只管饮食,那吃出个酸甜苦辣咸来就完事了。而文化就没那么简单了,除了味道,还可以再深挖的太多了。满汉席菜单上的獲炙哈尔巴小猪子是什么?龙虾是不是舶来品?千里莼羹中的千里是地名吗?宋代的夜市上都有哪些点心售卖?海蜇早于何时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上?我国馔食黄鱼的历史有多久?……这些,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有根有据的答案。
其次是写作风格。是散文,注入了作者寄托于食物之中的人情,汤清羹浓……更浓的,是父亲肩杠麻袋的身影!(《骨间微肉》)是小说,麻皮爷叔于弄堂口每周上演一次洋钉划鳝丝的表演,活色生香,比看武侠小说屠龙刀劈人还要精彩(《蛇形之鱼》)。是学术论文,考证了五谷丰登领奖台上的黍,是如何制律权轻重,又是如何与圭撮龠合进行换算的(《有稷有黍》)。是侦探报告,通过对《调鼎集》全篇二十万字的逐字校勘,并比对了《本草纲目拾遗》《随园食单》《闲情偶寄》诸多笔记中的相关条目,校正了公开出版的《调鼎集》署名清·佚名编清·童岳荐编撰的结论,断案如下:《调鼎集》为童岳荐及其后代(或后来)持有《童北砚食规》者,在《食规》基础上,添抄名人著作内容的一本菜谱。(《菜谱疑案》)
再就是阅读方式。虽曰赴宴,不必正襟危坐,也不用前菜、正菜,冷盆、热炒地按顺序来,就当是自助餐吧,打开菜单,想吃什么就先点什么。只是在品尝不同的菜肴时,会邂逅不同的食家,他们是历代笔记的作者。历代笔记无疑是解馋的书,许多笔记的作者,均乃大家。古代的大家可了不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懂吃会写。听他们聊吃的,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