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叙述中国双语教育之源头——晚清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发展史。根据晚清各历史阶段双语教育背景、性质、目的、范围、内容、成果和影响的不同,晚清70年的双语教育史可分为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甲午战争后时期三个阶段,本书分别叙述、分析这三个阶段中国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的特点、进程及教育政策制定主体。通过描述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北洋大学堂等新式官办学堂的双语教育实践,分析晚清双语教育政策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以及双语教育实践对教育政策修订的反拨作用,以期为当今中国语言政策制定、双语教育实践提供一种历史的启示。
本书适合于对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史、语言政策史、英语传播史、近代军事史等有学术研究旨趣的研究者以及当今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机构、外语教育和双语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阅读。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本书是在学术思想方面跳出过往研究以共时性静态分析为主的研究范式,侧重于对晚清双语教育进行历时性动态分析。通过比较晚清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双语教育在目标、内容、主体、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全面分析晚清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发展的内外动因,以及教育发展与社会政治环境变化的关联。本书在对晚清双语教育史进行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基础上,交叉使用语言学视域下语言政策学、语言传播学等理论,将晚清双语教育发展史与外语在中国的传播史相结合,分析外语在晚清中国的传播路径与动因,以史料为支撑,丰富关于语言传播的理论框架。
改革开放后,外语在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外语教育质量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遗憾的是,中国的外语教育却长期饱受诟病,“费时低效”“质量低下”成为很多教育专家对当下中国外语教育的评价,特别是语言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的剥离,成为影响中国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桎梏之一。
中国外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在不同阶段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在执着地求索外语教育新路和改革外语教学方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汉英双语教育被当作解决中国当今外语教育问题的一种探索性的尝试。汉英双语教育,指的是根据实际教育条件和需要,分别使用汉英两门语言教授非语言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传授学生专业学科知识和提升学生外语水平的双重目的。然而,双语教育目前被不少教育实践者当作一件“舶来品”,盲目地从西方国家引入各种双语教育模式,而忽视中西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差异,造成汉英双语教育出现“水土不服”的新问题。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开展双语教育,主要是针对少数移民族裔而言,为了满足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维稳等政治需要,这显然与我国汉英双语教育的目标有明显差异。
2013年金秋时节,我携带关于晚清新式学堂双语教育实践的研究论文,参加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殊用途英语教育”(ESP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这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外语教育与非语言类专业学科教育的结合,将是未来中国外语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这与汉英双语教育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相一致。在会议上,专家学者们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教育、测试手段等微观教育方面进行研究汇报,或将当今汉英双语教育模式与西方国家双语教育模式展开横向对比,而较少从我国双语教育发展史角度探寻外语教育改革之路。
事实上,中国并非没有双语教育的先例。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时期,双语教育就已成为新式学堂实施的主要教育模式。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久闭的大门被西方坚船利炮炸开,在西方宗教、文化、科学、思想被引入东方古国之时,中国也面临着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从“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开始,一大批开明士大夫、学者开始探索救国图强之路。从洋务运动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甲午战争后的“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以及清末时期的新政改革,从西方国家移植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制度,成为晚清近代化进程的主线。以外语教育、西学教育为代表的教育近代化是国家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重要缩影。这一时期,由于本土外语、西学教师缺少,聘请外籍教师教授外语和西学课程成为新式学堂的主要教育模式,双语教育就此形成。
研究晚清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的价值,一方面在于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寻找当今汉英双语教育发展可汲取的经验,为研究双语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拓宽视角。另一方面,晚清双语教育史本身也是一段外语传播史,在语言这一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的带动下,西方军事技术、文化艺术、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的引入,让“西学东渐”成为时代的主题,而语言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晚清“西学东渐”的进程并非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传统士大夫“天朝上国”的观念成为外语和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障碍,外语教育与汉语教育、西学教育与儒学教育成为两对对立而统一的整体,这也在客观上形成晚清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的一大特色。传统儒学教育和现代西学教育,就像是天平的两端,随着时代前进的车轮,一直处在左右摇摆中。这种摇摆不仅发生在晚清那个“西学东渐”的时代,更穿越近代中国百余年教育发展史的沧海桑田,延续到了今天。因此,研究晚清双语教育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从教育史的宏观视角,寻觅当今汉英双语教育发展掣肘的历史渊源,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现今问题的思路和经验,这也是本书写作的主要出发点。
与国内外已出版的同类书籍相比,本书将研究对象从晚清外语教育实践扩大到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范围的扩大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其一,外语教育实际上仅是晚清新式学堂教育实践的一部分。在晚清西学东渐的社会语言环境下,汉语与外语在地位、功能、价值方面的差异、联系和彼此之间的冲击与碰撞,是晚清语言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特点。其二,本书并不局限于对新式学堂双语教育实践的微观研究,而是以语言政策理论、教育政策理论、公共政策理论为理论框架基础,研究晚清双语教育政策从提出到讨论,再到实施、修订的过程。晚清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是一个整体,当晚清前期官方显性教育政策缺失时,我们可以从官办学堂教育实践中梳理、剖析清政府教育改革的意图和主要作为,而且通过叙述、分析晚清官办学堂双语教育实践,也可检验教育政策与实践是否保持一致。
本书的特点之二,是在学术思想方面跳出过往研究以共时性静态分析为主的研究范式,侧重于对晚清双语教育进行历时性动态分析。通过比较晚清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双语教育在目标、内容、主体、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全面分析晚清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发展的内外动因,以及教育发展与社会政治环境变化的关联。本书在对晚清双语教育史进行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基础上,交叉使用语言学视域下语言政策学、语言传播学等理论,将晚清双语教育发展史与外语在中国的传播史相结合,分析外语在晚清中国的传播路径与动因,以史料为支撑,丰富关于语言传播的理论框架。
本书的特点之三,是以晚清奏折、谕旨、教育报告、官员信函、教师与学生笔记及回忆录、报刊文章等翔实的第一手史料为支撑,既叙述、分析晚清双语教育发展的“面”,即发展全貌与进程,又重点剖析晚清双语教育发展的“点”,即单个学堂双语教育的特点、进程(如福建船政学堂等有代表性的晚清官办新式学堂双语教育实践)。全书所用以支撑、引用的第一手史料,均可在每个章节后的参考文献中查找出处,供读者参考、查证,相当一部分史料为之前教育史学研究中尚未挖掘的新史料。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离不开众多专家、老师和朋友的帮助。我要感谢我在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攻读博士学位时期,指导我研究的导师史蒂芬·埃文斯(Stephen Evans)教授、何仲光(Victor Ho)教授、叶凤霞(Yap Foong Ha)教授、汉斯·J.雷德加德(Hans J. Ladegaard)教授。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鼓励我坚持自己的研究思路,并多次对我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很难完成本书的写作和出版。我还要感谢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檀东鍟教授、台湾大学历史系的王远义教授,他们给予了我很多专业建议。
此外,在本书史料收集和分析阶段,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英国格林尼治大学、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香港中央图书馆、英国国家档案馆、福建省图书馆等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让我能够在烦琐的史料整理和归纳中找到方向,获得关键史料,重述这段少人研究的双语教育史。
最后,我还要感谢科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他们不辞辛劳地对本书稿进行了一次次细致的修改,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教育我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须以更踏实、更严谨、更细致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份工作。
将自己在语言教育史上的研究旨趣与语言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为当今中国双语教育、外语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奉献出自己的建议,这是高校外语教学一线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我未来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前进方向,我会为之继续努力。
史玄之
2021年5月于榕城
史玄之,1988年生于福州,语言学博士,副教授,现任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语言与应用教研室主任。中国翻译协会、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Henry Sweet历史语言学学会会员。长期从事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外语教育史、语言政策与规划、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海外华文教育史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Pragmatics and Society、Language&History等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现状综述及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六、研究方法与所依据的史料
七、重要名词定义解释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双语教育发展史
第一节 鸦片战争时期教会学校双语教育实践
一、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开办目的
二、早期中国教会学校的建立
三、教会学校双语教育实践
四、教会学校双语教育实践的影响
第二节 鸦片战争时期开明士大夫对外语教育的呼声
一、林则徐领导的“翻译工程”
二、国家对军事近代化与外语教育的需求
第三节 鸦片战争时期传统儒学教育的式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双语教育发展史
第一节 京师同文馆双语教育实践
一、学堂创办背景
二、京师同文馆的专业设置
三、京师同文馆双语教育的开展
四、京师同文馆双语教育的评价
五、京师同文馆双语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福建船政学堂双语教育实践
一、学堂创办背景
二、福建船政学堂的专业设置
三、福建船政学堂双语教育的开展
四、福建船政学堂双语教育的评价
五、福建船政学堂双语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甲午战争后中国双语教育发展史
第一节 清末新政改革的背景
一、戊戌变法
二、张之洞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三、庚子事变:清末新政改革的催化剂
第二节 中国双语教育体制的建立
一、参照日本近代学制
二、1902年“壬寅学制”的颁布
三、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与实施
第三节 清末新政时期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北洋大学堂双语教育实践
二、京师大学堂双语教育实践
三、南洋公学双语教育实践
四、清末其他官办学堂的双语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晚清双语教育特征分析
一、晚清双语教育的性质与目的
二、晚清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的演变
三、晚清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主体
四、晚清双语教育实践的特点
五、晚清双语教育发展的社会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晚清双语教育与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史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晚清双语教育的历史启示与现实裨益
一、外语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深度结合
二、寻求外语教育和汉语教育的平衡
三、提高外语语种选择的多样性
四、成立高质量的双语教育师资团队
五、强化中国双语教育政策的灵活性
六、重视不同层级双语教育的衔接
参考文献
附录A 福建船政学堂老照片
附录B 福建船政学堂外籍教师的合影
附录C 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笔记本图片
附录D 福建船政学堂使用的原版教科书图片
附录E 福建船政学堂学生在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的照片
附录F 福建船政学堂季考试卷图片
附录G 盛宣怀在《申报》上登出的南洋公学师范生招生启事(1897年3月2日)
附录H 南洋公学所使用的原版教科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