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工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融合方法为切入,重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决策、思想政治教学及其策略构建、思想政治教学管理与工作人员素质、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全书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并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
人类由工业社人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教育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课堂、研创式教学、智慧教育等新的教育形态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和“突破口”,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理论乃至教育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用信息技术普遍的群体,也是对信息技术具有依赖性的群体。思想教育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着力点,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学和接受方式的变化,引导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向转变。学校应主动打破传统教育时空地域的界限,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多样化教育环境,为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教育活动创造条件,使其在信息化环境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育引导,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而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思想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与激励、数据挖掘与分析、评价与反馈等机制,引导学生认识教育目的、明确存在差距、调节学,增强其自知、自控、自主的主体意识。思想教育既对学行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信息伦理和法制观念,提升观察和判断能力,也在引导大学生利用信息技行学活动中,培养他们获取、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
新旧技术的更替对思想教育的影响不是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信息技术以多样性、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教育展示、教育传播、教育互动等手段持续升级,使思想教育手段更加生动形象,为其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催生出远程、多媒体、慕课、微课、移动互联、混合式等教育方法,使思想教育方法更趋多元。
因此,笔者撰写了《教育技术与思想教育研究》一书。本书共有六章,阐述了教育技术的发展、相关概念、理论依据以及教育发展,对现代教育技术环行了研究,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行了探索,论述了思想教育的基础理论,阐述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教育实践探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创行了探究。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借鉴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衷心期待这本书在读者的学以及工作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探索知识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本书也一定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恳请前辈、同行以及广大读行斧正,以便和提高。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综述
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现代教育技术及相关概念
第三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发展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研究
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教室
第二节现代教育技术与校园网
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字化学中心
第四节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教室
第三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第一节课堂教学技术
第二节雨课堂及其应用
第三节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第四节移动学计与应用
第五节混合学计与应用
第四章思想教育理论探究
第一节思想教育的本质和主要特征
第二节思想教育的本源
第三节思想教育发生的价值导向
第四节高校思想教育的理念分析
第五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教育实践探索
第一节技术助力思想教育的原则
第二节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理论课教学应用中的价值
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第一节思想教育翻转课堂创新研究
第二节思想教育慕课创新研究
第三节思想教育微课创新研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综述
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其发展历史。“教育技术”这个术语早在何时出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作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它的历史应该比较久远。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产生的天起有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
一、国外教育技术的产展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捷克教育家约翰·阿摩司·夸美纽斯和瑞士教育家约翰·亨里希·佩斯泰洛奇等人倡导的直观教学,即通过运用真实事物如图片、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我们可以认为,夸美纽斯等人倡导的直观教学是为原始的教育技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教学直观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从媒体技术、教学媒体系统、教育技术名称的演变、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等不同维度来划分,本节以教育技术名称的演变过程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做简要介绍。
(一)视觉教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末,照相机、幻灯机、无声电影等新媒体出现并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由此拉开了教育技术发展的序幕。190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出版了一本《视觉教学》,该书介绍了如何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1923年7月,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了“视觉”,学校开始将“视觉教育”列为正式课程。视觉教学的倡导者主张在学校教学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做具体化的呈现。
(二)视听教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20年代末,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学中获得应用,视觉教育运动发展为视听教育运动。1946年,美国教育家戴尔在《视听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的视听教育理论——“经验之塔”,从理论上对视听教行结。这一理论成为后来视听要理论依据。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行为理论设计了斯金纳程序教学机,并应用到大学和军队中。
(三)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播学理论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人们开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活动。1963年2月,美国教育协会的“视听教学部”改名为“视听传播部”,教育技术的发展由视听教育转向了视听传播。视听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视听领域的实践范畴和理论框架,即由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关注教学信息从传播者经由各种渠道传递给受传者的整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