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姿态是倾听语文课堂转型》作者郑艳红系上海市名师,在过去六年中,经历了从传统的优质语文课堂到新的学习共同体课堂的转型。在这个转型中,她抓住了倾听这个关键词,使得学生深度参与课堂,逐渐释放出了学生的能力,自己也获得了新的成长。
培育倾听关系的语文课堂
让教学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
1. 作者善于反思,勇于创新,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夯实课堂转型的基础,以学科教学为课堂转型的重要载体,展现出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的魅力。
2. 作者拥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她不断地行走在实践与理论的交叉点上,逐渐变成了一个倾听者、设计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3. 本书主要关注作者课堂转型的心路历程以及课堂实践,并展示其成功的课堂实例,对广大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借鉴性和启发性。
编辑推荐篇章
开学第一课:我如何营造倾听关系
真实学情才是教学的真正起点
序一>>>建立倾听关系
我心目中的郑艳红老师是一位不多见的灵魂工作者。她将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情怀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六年左右的学习共同体教学实践,在深刻反思、自我蜕变的基础上,以真实、真诚、真切的态度,完成了《最美的姿态是倾听语文课堂转型》这部著作,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课堂转型提供了一种参照系。
阅读完这部著作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四点:第一,她经历过全面客观地倾听多位学生心声的反复锤炼,深入细致地掌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抓住了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的改革实质,使其语文课堂转型有的放矢,落地开花。第二,全书以亲身实践为依托,其列举的课堂教学案例极具说服力。第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提升,其教学反思与分析概括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可资借鉴。第四,通过三届学生的多方面反馈,初步证明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改革效果明显,充满希望和前景,值得期待。
整部书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勇于解剖自己,抓住课堂转型的契机。她反思:以往,在课堂上,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教上,越是按照精心设计的教案上课,学生越是被我牵着走而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关于倾听,看似很认真地在倾听学生的话语,心里却想着权威的、约定俗成的说法,或者自己预先设想的答案。一旦学生没有说到自认为的点上,就会打断学生,或者转移话题。正是这种无情的自我否定,触动她紧紧地把握住学习共同体改革尝试这一探索课堂转型的关键。
(2)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夯实课堂转型的基础。她说:真正的倾听,是耳、目、心等多种器官的投入,认真细致地听发言者的外在表达和内在逻辑,感悟理解多方面信息。她充分认识到:在课堂上,这种全新的心理体验,会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在形成和解决冲突的同时,构建彼此关注、鼓励、共享的和谐关系。而支撑这种倾听关系的是:开放、接纳、尊重和关怀的教育伦理学。
(3)以学科教学为课堂转型的重要载体。她将倾听置于时空之中,并且具象化。由此分析概括语文教师倾听能力的特质在于:倾听学生缄默的声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倾听语文教材中隐喻的声音。这样倾听,才能实现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的转向,也正是相互倾听,引发了心灵撞击,激发出学生最原始、最纯粹的兴趣和爱好,挖掘出学生学习的潜力和创造力。
郑艳红老师的改革尝试和体验,使我认识到:自我蜕变是投入改革的逻辑起点,善于反思是深入改革的基本前提,意志坚定勇于创新是持续改革的必备素养。这就是她成长为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的魅力和感召力所在。
在教育学概念里,倾听是教育学理解中的一种非判断性理解。重点在于倾听学生诉说,不做批判性或否定性的判断。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不以自己的兴趣和知识预设为中心;
(2)采取一种积极有效的倾听方式;
(3)激发和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
(4)让学生体会到认知、感情、人格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5)具备通过外显行为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
如果教师不善于倾听,外部的、专业性的知识,专家的建议和治疗性干预都不会生效。如果教师善于倾听,就知道何时该保持沉默,何时该给予支持,以及如何提出一个问题,以便让双方分享思想和感情的意义更加明确。
因此,通过倾听分辨学生的细微差别,如声音、眼神、动作、神态等,感受学生的体验如何,他处于一种什么情绪状态之中,如受挫、恐惧、紧张、好奇、兴奋、喜悦等,教师在感同身受之际,表达一种外部的支持。也只有认真倾听的老师知道怎样帮助一个具体的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克服障碍,走向成熟,真实有效的教育才能发生。
总而言之,提倡建立倾听关系,将有益于培养学生和老师的自我责任意识、自我理解、自我方向感,以及正确面对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晓
序二>>>最美的倾听,最好的领航
2016年对我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的11月我有幸结识了郑艳红老师,与郑老师的合作,让我的研究开启了新的阶段。六年后的今天,郑老师的第一本著作《最美的姿态是倾听语文课堂转型》完成,郑老师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成果终于问世,可喜可贺。郑老师是追求完美之人,几易其稿,总想把最好的内容呈现给读者,相信读者从字里行间能读到郑老师的专业与用心。
郑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不同类型的高中工作过,有着骄人的工作业绩。20多年的工作经验意味着什么?可能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功劳簿,足够后面享用数十年。但郑老师偏偏不是这样的人,她重新审视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一个结论:我要转型,我不能再做教书匠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为此,郑老师主动去读书、去参加学术研讨会、去向每一个她认识的人学习,她主动跨出了第一步,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对我而言,郑艳红老师的勇气一次次鼓励着我,让我更加确信一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自我挑战、自我实现!郑老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一路与她同行,我看到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和蜕变过程。
倾听学生、自我反思是专业成长的契机
郑老师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因为长时间做班主任的关系,也因为她自身性格中的细腻与柔软,她与学生心灵相通,善于发现学生的困境与需求,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希望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她第一次参加课例研究做观察员就特别认真投入,第一次分享对学生的观察心得和反思就落泪了,她回到家后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她对学生的困境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和共鸣,由此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每次上课之前,她为了设计好一节课,会查阅大量的资料,会对学生进行调研,会一次一次修改自己的学习设计,课后还要根据课上的情况进行反思和改进。对郑老师而言,每一节课都是研究课,每一节课都值得反复琢磨、推敲,而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共创的作品和成果。
深入探索、记录实践是专业成长的路径
郑老师最不喜欢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她似乎总是有着异常充沛的精力。每次研讨都神情专注,思考深入,勤于请教,乐于记录。她会把讲座内容转成逐字稿,天天带在身上研读;她会打车一两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参加课例研究;她会把自己关注的所有专著都下单,一遍又一遍地读书、做笔记……总之,在她身上我真的感受到深度学习是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忘我,而且她是个知行合一、说做就做的人。
在学习共同体改革实践之初,她虚心学习,认真观察、模仿,很快在自己的班级就有模有样地做起来了。当她开放自己的课堂,观察员老师们都为她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投入度所惊叹。她经常会记录自己的课堂,比如用录像机录下来,反复看,还经常找我一起研讨。无论是自己执教的课,还是去其他老师的课堂做观察员,郑老师总是精心记录,并将一节节课变成一篇篇心得笔记,慢慢打磨成文章。经过几年的积累,记录的文字已经超过30万字,相当于两本专著的文字量。
稳定的教育哲学让内心坚定如磐石
郑老师第一次接触学习共同体,就产生了心灵的共鸣,结合她20多年的教师经历,她确信这样的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她几乎没有过什么犹豫、迷茫和彷徨,可以说是一往无前。她有句口头禅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才是问题。她总是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课堂就是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权,保证教育的公平与质量,这就是正确的愿景,我们只要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就会走出一条路来。她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如何实现这样美好的愿景,竟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路走来踏过了多少荆棘和坎坷。
不断地自我挑战使领航专家屹立潮头。
要成为教育专家,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素养,两者缺一不可。郑艳红老师20多年的教学经验是一笔巨额财富。但对她来说,她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富有的,她想更多地接触、掌握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这些年,她不断地行走在实践与理论的交叉点上,逐渐变成了一个倾听者、设计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业已成为一位教育专家。
心理学界认为要成为行业专家需要10000个小时的刻意练习,大概10??15年,郑老师如此虔诚地在教育的田野里耕作,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时间期限。永不放弃、永无止境、自定目标、自我挑战才是郑老师的人生本色。一届优秀的学生毕业了,她又有了新的班级,她会分析不同的学情,分析高中新 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她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引路人,也是学习共同体改革的领航者!这样做老师真的太有成就感了,这样过一生才真正值得!
向郑老师以及像郑老师一样的教育改革领航者们致敬!
上海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陈静静
郑艳红,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后备人选,教育 部国培计划专家,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获湖州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试卷案例一等奖,上海市园丁奖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参与两个教育 部重点课题,主持一个区重点课题,发表论文48篇,曾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序一 建立倾听关系 001
序二 最美的倾听,最好的领航 005
第一章 语文课堂转型与倾听关系
培育倾听关系的语文课堂 003
课堂转型从空间转换开始 013
倾听重构语文课堂教育生态 022
开学第一课:我如何营造倾听关系 028
第二章 语文课堂转型与高品质学习设计
高中语文课堂转型与高品质学习设计 047
新 课标引领语文高品质学习设计 052
走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学习设计
以《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为例 063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文言文学习设计
以《训俭示康》教学为例 077
基于学生认知需求的高中语文读写深度融合
以社会现象评论文《陪读》教学为例 087
第三章 语文课堂转型的课例分析
语文课堂:孩子成长的场域
以《变形记》教学为例 101
真实学情才是教学的真正起点
以《劝学》教学为例 131
高三协同学习的课堂风景
以《苏武传》教学为例 134
真实性学习的课堂
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为例 139
通过彼此倾听走向深度学习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的课堂观察与启示 145
第四章 最美的姿态是倾听
自我蜕变 159
持续三年,我的课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以2019届学习共同体领航班级高中语文课堂为例 166
我的学生如何成为研究者 179
做一次不难,难的是持续做
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访谈录 182
附:
学生说她的课每一分每一秒都异常珍贵 192
郑艳红:最美的课堂姿态 199
后 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