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高邮乡土风情的散文集,由“难忘北门”“运河浪花”“人在旅途”“清风飘远”四个篇章组成。书稿细致描绘了高邮的物产特色、风景情调,娓娓讲述了这里的旧时生活、人生百态。作者既写了高邮厚重的历史和久远的遗存,也写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现代气息。字里行间所营造的鲜活的生活场景、鲜明的人物形象、浓郁的生活情趣及草根人们的喜怒哀乐,既展现了高邮的社会变迁、民间万象,也留下了高邮人对故土的热爱与感动。
本书是一部关于高邮乡土风情的散文集,由“难忘北门”“运河浪花”“人在旅途”“清风飘远”四个篇章组成。书稿细致描绘了高邮的物产特色、风景情调,娓娓讲述了这里的旧时生活、人生百态。作者既写了高邮厚重的历史和久远的遗存,也写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现代气息。字里行间所营造的鲜活的生活场景、鲜明的人物形象、浓郁的生活情趣及草根人们的喜怒哀乐,既展现了高邮的社会变迁、民间万象,也留下了高邮人对故土的热爱与感动。
俊坤同志的《岁月苍 翠》收辑了一百一十八篇 散文。粗初读来,可以称 得上是高邮城区从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至当今的风光 、风情、风俗、风物的历 史画卷。 作者热爱生活,从小 就在平凡而火热的市井生 活中健走。作者笔下的人 物多为挑夫走卒、引车卖 浆者流的平民百姓。劳动 是他们的主色调,他们勤 劳、淳朴、诚实、友善、 正直,有的强悍、刚勇。 身处于生活的底层,窘困 时时威胁着他们,而在他 们的言行中却时时闪耀着 人性的光辉,给人以健康 的、美感的享受。挑水阿 三、草炉烧饼大先生、胡 侉子、张麻子、周大发、 耙草鬼子张小虎等在作者 的笔下都显得鲜活感人。 作者写人大多用白描 手法,即鲁迅所说的“有 真意,去粉饰,少做作, 勿卖弄”。白描手法的运 用,明白清楚,平实动人 。 作者的运笔很重视情 趣。笔锋常带情感,臧否 人物、事件,随意自然。 一个人应当生活得有趣, 倘若没趣就如同生活在荒 漠之中。生活得有趣会激 发生活的热情,奋斗未来 。趣有兴趣、乐趣、俗趣 、雅趣、苦趣、野趣等, 趣得含睛、蕴理、有味。 有时作者会情不自禁 地直抒胸臆。花草树木、 一鸟一物总关情,行文无 情曾何以堪。《戴个眼镜 像干部》《悲剧和喜剧》 均有情趣。《戏说北门武 林》则是情趣的独特表达 。所谓武林中人,结合各 自的职业,操练各自的武 艺,代代相传,强身健体 为本,且不忘助人为乐, 急人之困,化解危机。《 运河上的木排》最后写道 :“大运河流淌的是金色 年华,木排是我的青春驿 站。”“狠狠地回忆吧,那 些火辣辣的岁月。” 作者在叙事中有时也 蕴含哲理。《初级诗人》 《定下心来看风景》《自 得其乐》《打牌》等,在 讲故事中谈理,要胜过单 调的说教。《喝酒的兄弟 》有对传统和社会现象比 较深入的思考。作者在行 文中总是不忘彰显文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之根、之 魂。平民文化独具特色, 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基础。打芦席、窝芙、刮 柳等日常生活中的劳事, 理发、洗澡、修脚、吃食 等生活中的常事,都蕴含 着文化。熏烧摊子上的文 化、浴室文化等均是高邮 城别具特色的文化。平民 文化也能熏人、育人,折 射一个时代、一群人的文 化观念、社会风尚与审美 价值取向。 作者很重视文章的结 尾,正如白居易所云“卒 章显其志”,有时会给人 以出其不意的“俏”。作者 对于高邮的古迹,对于在 美国、加拿大等异国的见 闻,也都重视文化内涵的 思考与表达。对于家乡的 文化建设,作者直抒己见 ,不乏真知灼见。如大淖 应当恢复汪曾祺笔下的大 淖,文游台要打造成全国 一流的文化公园与纪念馆 ,还专写了《李明烽和他 的古城梦》,应当重视古 城旧貌的规划与建设。运 河故道是大运河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特有的依据,是 华夏的,也是全球的,要 “载体化”“鲜活化”“网络化 ”,古典诗词“标识化”, 沿河沿湖景观“珠串化”。 关于文物古迹的维护 、修缮、利用,梁思成提 出“修旧如旧”,冯纪忠提 出“修旧如故”,不管怎样 ,都应当保留城市的个性 、本味、原味、历史的风 貌。个性展现得越充分, 现代化的进程就更加快速 而稳健。个性化必须吸纳 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所提 供的滋养,才能彰显特色 ,焕发新春。 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对逝去岁月的忆念常常形 之于笔端。老街、小巷、 古宅、大院、小桥、流水 、春风、秋草、童伴、球 友、老师、同事、家人等 那些历史随意的撒布,都 是生命的永驻。作者用笔 在历史长河中书写失去的 自我,记录逝去的美好, 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向老 高邮送上脉脉的温情,给 人以新的启迪、遐想。爱 国始于爱乡。记住历史, 热爱家乡。美丽古老而又 青春的新高邮正向我们招 手。逝去的岁月苍翠,未 来的日子金黄。是为序。 2021年9月28日
王俊坤1960年5月生,江苏高邮人。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教育宣传工作,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历任高邮市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高邮中学校长、高邮市广电台台长兼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邮广电传媒集团董事长、江苏有线高邮分公司总经理等。出版教育散文集《学苑萤光》、新诗集《就是那朵云》,主编出版《甘雨教育论谈集》《高邮景观》等。
一 北门的江湖
二 北门的夏天
三 荷花塘
四 北门的痕迹
五 难忘胖胖的杨老师
六 鸡蛋打仗的年代
七 运河上的木排
八 北门三笑
九 多子之家
十 草炉烧饼店
十一 重访搭沟桥
十二 运堤权槐青
十三 挑水的阿三
十四 胡侉子
十五 北门有个张麻子
十六 北门周大发
十七 大麦茶及其他
十八 耙草鬼子
十九 熏烧摊上的汽油灯
二十 北门的副业
二十一 刮柳
二十二 文大头
……
一百零三 柘垛粮站的日子
一百零四 说一威吓
一百零五 说说一草
一百零六 我喜欢每一种植物
一百零七 悲剧和喜剧
一百零八 好的表达
一百零九 人生的价值
一百一十 假山不是山
一百一十一 你包装了吗
一百一十二 自得其乐
一百一十三 梦想去当兵
一百一十四 初级诗人
一百一十五 风和树
一百一十六 打牌
一百一十七 春雨潇潇
一百一十八 粽叶飘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