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9 元
丛书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丛书
- 作者:马龙潜主编
- 出版时间:2022/8/1
- ISBN:9787215122802
- 出 版 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A811.691
- 页码:247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24cm
本书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 从史与论两个层次,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建设。通过还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中政治与审美的变奏、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纠缠等问题, 显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轨迹和运动规律。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的基础上总结出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基本经验、科学方法和实现创新的基本路径, 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绪论
在历史行进中沉思
**章
政治与审美的变奏
**节在文艺与政治关系中探寻文艺本质第二节在审美*中探寻文艺本质
第三节审美在文艺本质棱面上的合适定位
第二章真实*与倾向*的纠缠
**节 真实*含义界定
第二节真实*与倾向*关系辨析
第三节关于真实的现实主义背景
第三章
人民*与**的统一
**节 关于人民*
第二节 关于**
第三节新世纪文艺人民*研究的倾向及其辨析
第四章
典型理论的推进与坚守
**节典型研究的推进
第二节 对典型的坚守
第三节 关于典型的合适定位
第五章
文艺意识形态论阐释的分歧及变迁
**节 文艺意识形态论解读第二节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第三节对意识形态论阐释的修正和变迁
……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境界
**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表述第二节 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第三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第四节 文艺家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第五节挣脱阻碍文艺健康发展的思想桎梏
结语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参考资料
271/后记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新局面,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一度被庸俗化的理解中解放了出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不再是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探索*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探索*和开放*体系,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主体的丰富*(或称能动*)的探索和开放,二是对文艺经验的丰富*的探索和开放,三是对异质理论(或思想)的丰富*的探索和开放,四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身的丰富*的探索和开放。20世纪8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面临各种学说和文艺思潮挑战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那个时代不仅没有走向衰落,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借此恢复了自己的丰富*、探索*、科学*和开放*。这是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丰富*、探索*、科学*和开放*,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恢复了*机和活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具体成果。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其*基本的三个向度上实现了历史*的进步和拓展,即文艺反映*的向度、*艺意识形态论的向度和艺术生产*的向度。*艺反映*和*艺意识形态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长期关注的核心文艺理论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焕发了新的理论活力。而这主要得益于理论工作者对主体**艺观和审美**艺观的辩驳、反思、吸收和整合。艺术生产**艺观则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开拓的理论维度,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而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相关内容的讨论而引发的对于审美的关注,则成为上述三个向度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侧影。可以说,由“‘手稿’热”推动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美学热”的逐步升温,直接引发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领域对*艺审美*质的讨论与研究的深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取得的一个重要实绩。
由单个的具体观点的研究,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完整体系的建设,可以说是四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有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没有体系”、马克思主义文论是“断简残篇”还是“科学体系”的论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一个科学体系的观点,在学术界得以形成和确认。这场论争不仅促使一些学者去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完整*和系统*,而且也促使学者们主动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去发掘、去建构。这样,一个由文艺反映*、*艺意识形态本质论、艺术生产论、艺术典型论、现实主义论、艺术发展论、美学和史学相结合的批评标准论等架构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科学体系,就逐步建设起来并日益走向丰富和成熟。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设,也是四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有学者开始提出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初步构想,并在《文论报》等报刊上开展讨论。接着,北京大学董学文教授的两篇代表***《从“经典形态”到“当代形态”——关于马克思主义*艺学改*的思考》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论纲》,显示了当时学者们建构当代形态的热情、诉求和实绩。当代形态建构的基本思路和实绩主*体*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和整合当代西方的思想理论资源,补充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包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借鉴和吸纳;其二,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艺现实和文艺发展中,寻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的发展路径;其三,是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发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的理论支撑,包括对*和*****关于文艺的论述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又被表述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显示出研究重心向中国化的位移。
在四十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和探索中,我国的一代又一代**学者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逐步形成了以这些学者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术重镇。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1978年12月成立了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至今已召开年会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