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为面向我国全体学生的义务教育第一阶段, 是为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健全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并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等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因此在此阶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书内容涵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演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与内容、小学语文中的文学文化教学、小学语文中的道德文化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建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章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
节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内涵
节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第三节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和必要,
章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
节小学语文中的传统文化
节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
第三节小学语文教育与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第四节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章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节传统文化中的小学语文教学
节传统文化中的小学语文文化拓展.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中的小学语文文化经典导读
第四章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及主体要求
节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节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体的要求
第五章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案例实践
节 识字与吟诵教学案例
节 古诗文写作的拓展案例
第三节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其他案例
参考文献
章1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本章主要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内涵、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和必要、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当前境遇四个方面来讨论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相关内容。节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内涵要研究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势必要站在新理念的高度,从传统文化与教育、语文教育及其相关理论入手,来审视和探究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播与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要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语文教育的内涵切人,着手弄清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一、何谓传统文化(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几种说法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对“文化”“现代文化”而产生的名词。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是具有各种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和。括了古代哲学、、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风俗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概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处于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遗传,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变异,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一种说法是古人创造的可供今人继承的文化成果,称为传统文化。这里说的古人的文化是指从远古经中世纪直现代史各个时期人们创造的文化。而后半句“可供今人继承的”有特定的限制意义,是说这种古人的文化中能继承的部分才可构成传统文化,不能继承的是县花一现的、特定时期的文化,没有继承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叫传统文化。例如,古代刑律中的烙刑,用火烧烤罪犯;刚刑,掉手足;荆刑,割鼻子,这是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刑律文化,今天过时,不会提出继承的问题,不能构成今天可继承的传统的文化。又有一种说法,是历史过程的一切遗产都是传统文化,所谓历史遗产是,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制度的遗存。简言之,传统文化是文化遗产,也是前人留下来的广义概念的文化。笔者认为上述说法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的看法,都有相对的科学,人们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角度予以采纳。(二)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三个较小概念组合而成的。很多相关或相类的著作,文论都对它们做了各自的界定,具体内涵虽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本书参考前人的论述,只做一些基本的闹释。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括中国诸民族的共同称谓所谓“传统”是由“传”和“统”两个字构成的。,纵向日“传”,是指时间上的历时和延续,是指那些过去有的现在仍然在起作用的东西,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活的东西;横向曰“统”,是指空间的拓展和。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道德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信仰、文学艺术乃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它无处不在、或隐或现,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传统不仅是指过去存在过的东西,更是指活在现在的过去。按照大家比较认可的说法,传统是“历流传下来的社会量,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城。……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传统是不能选择的,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愿意,传统对人而言,已是历史和现实的存在。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予新的内容。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使固有传统和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癌连地随人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传统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