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发展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共同催生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主客"二元思维,倡导单一系统中主体间的共生性、整体性与和谐性,具有平等性、交往性、生活性的特征。因此,本书立足微观,深入研究主体间性语境下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通过对主体间性理论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理念的研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语境转向,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作平等主体看待,强调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在教育内容、途径、模式、评价上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王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社会治理等。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等10余项省(部)、厅(局)级课题,主编并参编著作、教材10余部,在《光明日报》《人民论坛》《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7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红旗文摘和中国高等教育转载。
金子鑫, 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学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源起与内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圜
第一节主体间性的哲学解读
第二节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构
第三章必要与可行: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审视
第一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青年受众研究
第三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探赜
第四节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四章发展与创新: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范式
第一节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原则
第二节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优化
第三节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第五章范例与参考: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教学
第一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第二节国外德育教育经验与我国青年思想行为分析
第三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第四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实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