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制造业碳生产率的趋同机制为切入点,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框架下,测度了中国省域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碳生产率,并对其时空效应下的趋同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书共七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介绍了制造业碳生产率趋同的理论基础,第3章讨论了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第4章分析了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格局演变,第5章和第6章分别研究了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趋同机制和空间条件趋同机制,第7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书对于改进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水平、促进碳排放控制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有深刻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特殊天气事件频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在2020年提出了争取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处在以制造业增长为主的阶段,其增长不仅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还通过对能源的大量消耗而产生了相当大的CO2排放量。碳生产率刻画了经济发展过程中CO2的排放效率,是能够将CO2减排和经济增长两者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制造业碳生产率是实现碳减排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出路。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水平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显著影响了国家和地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了合理制定、实施省域层面制造业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减排目标在各省域之间的有效分配,有必要对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时空趋同机制进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支撑本书的理论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及其与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构建了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形成了探讨制造业碳生产率趋同机制的方法体系。(2)先参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6)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测度了20012016年30个省域制造业及其各细分行业的CO2排放量,分析了其时空格局并利用Tapio脱钩指标构建了制造业经济增长与CO2排放的Tapio脱钩模型,进而对省域制造业的低碳发展水平做出了总体评价。再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框架下,利用综合包含非合意产出的基于松弛的(slack-based measure,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曼奎斯特 卢恩伯格(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模型,对30个省域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碳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探讨了其增长的来源。(3)利用空间四分位图、核密度函数、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SDE)、Morans I和空间Markov链等多种空间统计方法,从多重视角对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考察。同时,Morans I检验为空间计量模型的应用提供了依据。(4)探讨了省域制造业全要素碳生产率的趋同机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阐释了制造业碳生产率的趋同假说,从理论上阐释了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的来源和溢出机制,分别从标准差、系数和变异系数研究了省域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碳生产率的趋同,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中引入内生、外生、误差冲击空间相关性效应及空间异质性效应,建立了碳生产率的空间趋同模型,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对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碳生产率水平展开了趋同分析。(5)实证检验了碳生产率的条件趋同形成机制,探求了碳生产率趋同背后一系列影响要素的影响机理和路径。首先,考虑地理空间因素,构建了全要素碳生产率的空间条件趋同模型;其次,建立了包含能源价格、研发强度、企业规模、能源强度、外资规模、资本深化率、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体系,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然后,利用20022016年30个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及影响因素数据,构建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省域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碳生产率的条件趋同,研究了各因素对省域碳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及空间相互作用。(6)提出了促进省域制造业部门碳生产率趋同的差异化减排策略与政策建议,以便通过跨省域合作改进全要素碳生产率,降低限制经济持续增长的碳排放约束。本书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总体上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20012016年,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从分解的来源来看,各地区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应有的促进碳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表现出较强的地理空间集聚特征,其水平的转移在地理空间效应的作用下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性,且各细分行业的碳生产率在地理空间上也都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中国省域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碳生产率存在趋同和空间趋同,不同细分行业的趋同特征存在异质性。在趋同中,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此外,条件趋同速度要明显高于趋同速度,即研发强度、能源强度、投资规模等控制变量加快了制造业碳生产率的趋同速度。因此,为了提高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稳态水平,需要关注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充分利用条件趋同特征,提高长期碳生产率水平。由于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呈现趋同特征,低碳生产率地区的后发优势是存在的,利用好后发优势可以实现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有效追赶。不同细分行业在提高碳生产率、促进碳生产率趋同方面应根据自身特点有所侧重,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实现差异化发展。在低碳经济时代,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研发占比、加强省域间的交流合作、引导外资质量、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和优化能源结构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本书的目的在于利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模型在对中国各省域制造业及其各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碳生产率测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空间效应,对中国省域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碳生产率的时空格局及趋同机制进行探究。本书的意义在于客观、全面地认识了中国省域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碳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演变特征及趋同机制,对改进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水平,促进碳排放控制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均有深刻意义,也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的实现。本书受到2014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时空效应视角下区域碳生产率趋同机制及减排策略研究(编号:7137309)的资助。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在此向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同时由于笔者知识及研究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徐如浓2021年8月
徐如浓浙江余姚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副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能源与低碳经济学。华东理工大学与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国家公派)。2015年入选绍兴市第三届社科新人。发表SSCI文章、CSSCI检索文章及其他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趋同理论研究
1.3.2 碳排放量驱动因素及趋同机制研究
1.3.3 碳生产率测度与趋同机制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制造业碳生产率趋同的理论基础
2.1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2.1.1 绿色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2.1.2 绿色增长
2.2 经济趋同理论
2.2.1 经济增长的趋同机制
2.2.2 趋同的类型
2.2.3 不同趋同类型之间的关系
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3.1 DEA方法
2.3.2 距离函数
2.3.3 生产率指数
2.4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4.1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基础
2.4.2 空间权重矩阵及其构建原理
2.4.3 空间计量模型及其构建
2.5 碳生产率的内涵和实现条件
2.5.1 碳生产率的内涵与特征
2.5.2 碳生产率的实现条件
第3章 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
3.1 制造业CO2排放量估算
3.1.1 CO2排放量的测度方法和数据来源
3.1.2 区域制造业碳排放量差异及其变动趋势
3.2 制造业发展与CO2排放的脱钩分析
3.2.1 Tapio 脱钩指标的构建和数据说明
3.2.2 制造业碳排放脱钩结果分析
3.3 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测度和评价
3.3.1 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3.3.2 投入产出指标说明及数据处理
3.3.3 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测度结果和评价
第4章 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格局演变
4.1 基于四分位图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2 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动态演进分析
4.2.1 核密度估计方法和原理
4.2.2 制造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的核密度估计结果
4.3 基于SDE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时空演化趋势分析
4.3.1 SDE的工作原理
4.3.2 基于SDE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4.4 基于Morans I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4.1 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
4.4.2 制造业碳生产率的Morans I和散点图
4.5 基于空间Markov链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5.1 空间Markov链方法
4.5.2 我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水平转移的时间特征
4.5.3 我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水平的空间动态演变特征
第5章 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趋同机制
5.1 制造业碳生产率的趋同假说
5.2 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2.1 要素流动型空间溢出效应
5.2.2 技术溢出型空间溢出效应
5.2.3 政策蔓延型空间溢出效应
5.3 制造业碳生产率的趋同分析
5.3.1 趋同模型构建
5.3.2 趋同检验结果
5.4 制造业碳生产率空间趋同研究
5.4.1 空间趋同模型构建
5.4.2 空间趋同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4.3 细分行业空间趋同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第6章 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条件趋同机制
6.1 条件趋同模型
6.2 变量选择理论基础
6.2.1 碳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6.2.2 变量选择及影响机理分析
6.2.3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6.3 条件趋同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构建
6.4 空间条件趋同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1 制造业碳生产率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2 细分行业碳生产率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趋同理论研究
1.3.2 碳排放量驱动因素及趋同机制研究
1.3.3 碳生产率测度与趋同机制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制造业碳生产率趋同的理论基础
2.1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2.1.1 绿色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2.1.2 绿色增长
2.2 经济趋同理论
2.2.1 经济增长的趋同机制
2.2.2 趋同的类型
2.2.3 不同趋同类型之间的关系
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3.1 DEA方法
2.3.2 距离函数
2.3.3 生产率指数
2.4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4.1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基础
2.4.2 空间权重矩阵及其构建原理
2.4.3 空间计量模型及其构建
2.5 碳生产率的内涵和实现条件
2.5.1 碳生产率的内涵与特征
2.5.2 碳生产率的实现条件
第3章 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
3.1 制造业CO2排放量估算
3.1.1 CO2排放量的测度方法和数据来源
3.1.2 区域制造业碳排放量差异及其变动趋势
3.2 制造业发展与CO2排放的脱钩分析
3.2.1 Tapio 脱钩指标的构建和数据说明
3.2.2 制造业碳排放脱钩结果分析
3.3 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测度和评价
3.3.1 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3.3.2 投入产出指标说明及数据处理
3.3.3 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测度结果和评价
第4章 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格局演变
4.1 基于四分位图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2 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动态演进分析
4.2.1 核密度估计方法和原理
4.2.2 制造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的核密度估计结果
4.3 基于SDE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时空演化趋势分析
4.3.1 SDE的工作原理
4.3.2 基于SDE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4.4 基于Morans I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4.1 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
4.4.2 制造业碳生产率的Morans I和散点图
4.5 基于空间Markov链的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5.1 空间Markov链方法
4.5.2 我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水平转移的时间特征
4.5.3 我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水平的空间动态演变特征
第5章 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趋同机制
5.1 制造业碳生产率的趋同假说
5.2 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2.1 要素流动型空间溢出效应
5.2.2 技术溢出型空间溢出效应
5.2.3 政策蔓延型空间溢出效应
5.3 制造业碳生产率的趋同分析
5.3.1 趋同模型构建
5.3.2 趋同检验结果
5.4 制造业碳生产率空间趋同研究
5.4.1 空间趋同模型构建
5.4.2 空间趋同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4.3 细分行业空间趋同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第6章 中国省域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空间条件趋同机制
6.1 条件趋同模型
6.2 变量选择理论基础
6.2.1 碳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6.2.2 变量选择及影响机理分析
6.2.3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6.3 条件趋同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构建
6.4 空间条件趋同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1 制造业碳生产率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2 细分行业碳生产率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