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科学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鲜食玉米概况、鲜食玉米的分类及起源、鲜食玉米的生长发育特性、鲜食玉米的应用价值和产业现状、鲜食玉米品种选择、肥水管理、配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秸秆利用技术及采后保鲜和深加工技术对鲜食玉米生产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强有力基础。
玉米在我国大约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发展迅速,目前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我国玉米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及山区等不同地形区域,其中以种植春玉米为主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以种植夏玉米为主的华北、西北、西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要栽培区,华南地区、东南地区主要种植甜玉米、糯玉米等鲜食玉米。我国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本地的霜期长短、土壤质地、土壤地力、种植时间,选择适宜的品种,还要注意良种的繁育,适当安排制繁种面积。因地域广阔,种植模式呈现多样化现象。目前玉米相关文献和书籍多针对普通玉米展开,鲜食玉米涉及较少。近十几年来,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增效、加快都市农业及农村旅游产业进步、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鲜食玉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多万亩,并有逐渐扩大趋势。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也是鲜食玉米种植大省之一,其鲜食玉米产业开发独具特色,以精致的高端品种为主,绿色栽培技术先进高效,引领了全国鲜食玉米高质量发展方向。因此,针对鲜食玉米品种选择、肥水管理、配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秸秆利用及采后保鲜和深加工技术进行科学系统介绍,可对鲜食玉米生产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强有力基础。本书详细阐述了鲜食玉米绿色栽培及加工利用相关内容,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方便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中所用的肥料、农药及其使用剂量仅供读者参考,不可完全照搬。在实际生产中,所用肥料学名、常用名与实际商品名称会有细微差异,用量也会有所不同,建议读者在使用前仔细参阅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以明确用量、使用方法及禁忌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相关文献和书籍资料,在此谨向其作者深表谢意。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编著者2022年3月
赵琳,女,主要从事旱粮(玉米、甘薯)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主持省农业厅重大协调推广项目1项,省农业厅区域试验站项目1项,杭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5项,杭州市农业技术合作与种业工程项目1项,杭州市财政项目3项,参与省科技厅育种专项2项,省农业厅区域试验站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农业技术合作与种业工程、杭州市财政重大科技推广等项目8余项。以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糯玉米新品种"钱江糯3号”选育,该品种于2017年4月21日通过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2018年5月31日以100万元的价格成果转化;2018、2019连续2年获浙江省十大金奖品种,并当选2021年浙江省主推品种,截至2020年底,推广面积已8万余亩。2021年,鲜食玉米“钱江糯3号”推广面积30125亩;授权专利3项;发表SCI、学报和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制定杭州市级标准1项,参与制定杭州市级标准3项,以第四完成人获浙江省丰收一等奖1项。
第一章 鲜食玉米概况
第一节 鲜食玉米的分类及起源
第二节 鲜食玉米的生长发育特性
第三节 鲜食玉米的应用价值和产业现状
第二章 鲜食玉米良种选择
第一节 玉米育种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种子选择的原则
第三节 种子精选分级作用与方式
第四节 鲜食玉米制种技术
第五节 鲜食玉米种子包衣技术
第六节 鲜食玉米种子贮藏技术
第七节 转基因品种
第三章 鲜食玉米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第一节 主要种植形式
第二节 主要栽培方式
第三节 肥水管理
第四节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第四章 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生长异常诊断
第二节 玉米病害
第三节 玉米虫害
第四节 玉米草害
第五章 鲜食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
第一节 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
第二节 玉米机械化作业过程要求与标准
第三节 耕整地机械化
第四节 播种机械化
第五节 田间管理机械化
第六节 收获机械化
第六章 鲜食玉米的采收和加工
第一节 鲜食玉米采收期的确定
第二节 鲜食玉米保鲜贮藏
第三节 食品加工和利用
第七章 秸秆的利用
第一节 秸秆肥料化
第二节 秸秆饲料化
第三节 秸秆能源材料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