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甘肃省向日葵种植区为主要覆盖面, 以育种与栽培为重点, 全面论述了甘肃省向日葵生产中的诸多问题。全书共13章, 依次论述了甘肃向日葵的生产概况、种植环境、向日葵的生长发育、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及甘肃向日葵主要气候灾害及防御、病虫草害及其防治措施等一系列有关甘肃省向日葵育种及栽培方面的内容。
卯旭辉(1972.10--),男,汉族,甘肃武都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98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向日葵杂交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工作。主持完成油葵杂交新品种陇葵杂1号、LG9023R、陇葵杂2号、陇葵杂3号、陇葵杂5号选育与食葵杂交种陇葵杂4号(GKS09-2)、黎莱福1号和黎莱福2号选育。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1项(排名2),三等奖(2009)1项(排名1),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020)1项(排名2),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1项(排名1)与第四届兰州市青年科技奖(2011);制定甘肃省地方品种标准3项,2016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全省12316工作优秀专家”。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1部。现承担“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为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向日葵兰州综合试验站站长。
第一章 向日葵概述
第一节 向日葵的起源
第二节 向日葵的分类
第二章 向日葵生产概况
第一节 世界向日葵生产概况
第二节 中国向日葵生产概况
第三节 中国向日葵生产发展的建议
第三章 甘肃向日葵生产
第一节 甘肃地形、地貌
第二节 甘肃气候特征
第三节 甘肃土壤特征
第四节 甘肃植被分布
第五节 甘肃热量资源
第六节 甘肃水资源分布
第七节 甘肃向日葵产业发展
第四章 向日葵生理
第一节 向日葵的无机营养与施肥
第二节 向日葵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第三节 向日葵与水
第五章 向日葵的形态特征及生长规律
第一节 向日葵的根
第二节 向日葵的茎
第三节 向日葵的叶
第四节 向日葵的花
第五节 向日葵的果实
第六节 向日葵的生长发育阶段
第七节 向日葵的生长规律
第六章 向日葵产量形成机理
第一节 向日葵产量构成
第二节 向日葵产量构成因素
第三节 甘肃向日葵产量相关研究
第七章 向日葵的遗传多样性
第一节 向日葵籽粒的遗传多样性
第二节 向日葵花盘的遗传多样性
第三节 向日葵株型的遗传多样性
第四节 甘肃向日葵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八章 向日葵品种改良
第一节 国内外向日葵育种的发展
第二节 向日葵育种目标与策略
第三节 向日葵的育种方向及育种策略
第四节 向日葵特色育种
第五节 向日葵品种间杂交育种
第六节 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
第七节 向日葵雄性不育系研究
第八节 甘肃向日葵育种研究技术资料
第九章 甘肃向日葵栽培技术
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
第二节 向日葵的缺素症状
第三节 甘肃向日葵营养施肥技术研究
第四节 甘肃向日葵栽培研究技术资料
第十章 甘肃向日葵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研究
第一节 干旱
第二节 冻害
第三节 土壤盐渍化
第四节 风雹灾害
第十一章 向日葵机械化
第一节 向日葵机械化整地
第二节 向日葵机械化田间管理
第三节 向日葵机械化收割
第十二章 甘肃向日葵主要病虫草害及其综合防治
第一节 甘肃向日葵主要病害
第二节 甘肃向日葵抗病研究技术资料
第三节 西北向日葵主要虫害
第四节 甘肃向日葵害虫与天敌研究
第五节 甘肃向日葵主要草害及其综合防治
第十三章 向日葵加工及用途
第一节 食用型向日葵加工利用
第二节 油用型向日葵加工利用
第三节 向日葵在畜牧业中的利用
第四节 向日葵花蜜
第五节 向日葵芽苗菜
第六节 向日葵药用
第七节 向日葵工业化利用
第八节 甘肃向日葵加工及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