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以江苏省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为例,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演变。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在分析商贸流通业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利用投入产出基础模型和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研究了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在基本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构造了产业链析取模型,分析了批发和零售业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及产业链构成,提出了传统流通业创新方向,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在基本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构造了产业成长路径识别模型,分析了住宿和餐饮业产业关联演变和成长路径。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住宿和餐饮业产业链创新战略及智慧化发展新方向。研究为我国制定住宿餐饮业协同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有助于传统流通业健康成长政策制定。我国流通产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上游度)变迁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呈现出一定的理论高度,具有较有意义的理论价值,并且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对中国流通业在产业链上位置的地区比较与省际比较发现,一般来讲,东部地区(省份)和中部地区(省份)流通产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省份)流通产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相对较低。
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以江苏省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为例,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演变。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知识密集型特点和劳动密集型特点在减弱,营业盈余能力在增强,并且由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逐渐演变为中间产品型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投入较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服务业的投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增强,推动作用在减弱。
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在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过程中,应针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和政策。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是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较好,研究四省交通运输业的产业系统特征,认识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四省交通运输业最初投入结构系数和增加值结构系数、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直接消耗系数和前后向关联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四省交通运输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经验总结和理论支持。
在分析商贸流通业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利用投入产出基础模型和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研究结果表明:对商贸流通业供给强度较大的重点产业有物流产业、信息智能制造业、能源动力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对商贸流通业约束性较强的上游重点产业有服务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业、动力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是商贸流通业服务的传统产业,服务业是商贸流通业服务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对其服务需求有增加趋势;初级产业和制造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扩张性较强,是其发展最主要动力性产业,部分服务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扩张性较强。商贸流通业成长需要在突破自身路径依赖的同时延长拓宽自身产业链。对商贸流通业产业链优化问题分析,可以考察商贸流通业发展应当较多依赖的上游产业,强调商贸流通业发展能够较多服务的下游产业。
在基本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产业链析取模型,分析了批发和零售业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及产业链构成,提出了传统流通业创新方向,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批发和零售业是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产业,其盈利能力、税收贡献和产出附加值都明显地高于服务业各产业相应指标的平均值,但是其物质投入显著过低和不足;批发和零售业对服务业直接依赖程度较高,对初级产业、制造业依赖程度较低。批发和零售业较多地表现出生产者服务业特性,推动了制造业快速成长;批发和零售业消费者服务业特性表现也较强,是提升消费率水平的关键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上游产业既有其传统供给部门,也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供给部门,但是其对研发和教育需求较少,研发和教育投入不足;批发和零售业下游产业都是其传统需求部门,其对服务业供给较少,对服务业供给能力较差。根据实证研究,提出了传统流通业创新战略与智慧化创新。基于结论,研究给出了相关启示,这为我国制定传统流通业协同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基本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产业成长路径识别模型,分析了住宿和餐饮业产业关联演变和成长路径,结果显示住宿和餐饮业对服务业直接消耗有上升趋势,其服务功能正在深化与广化;对资源类和能源类产业消耗较多且较稳定,现阶段其资源与能源密集型产业特性一直较显著;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直接需求和完全需求都是上升的,商务服务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直接需求是显著上升的,高增长型服务业对住宿和餐饮业需求较旺盛;教育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直接需求是显著上升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对住宿和餐饮业的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规模都较大,这两类非营利性部门与住宿和餐饮业的关联机理有待专门深入研究;住宿和餐饮业成长既有传统的约束产业也有新型约束产业,住宿和餐饮业成长扩张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住宿和餐饮业产业链创新战略及其智慧化发展新方向。本研究为我国制定住宿餐饮业协同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有助于传统流通业健康成长政策的制定。
司增绰,男,1972年7月出生,江苏丰县人,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导师。1995年于山西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4年于华东理工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0年于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应用经济学、经济与管理量化分析。在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等领域都有较深入地研究。在《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管理评论》《经济学家》《江海学刊》《地理科学》《财经研究》《上海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联特征演化、产业链网构建与流通业创新发展》(2013年立项)、教育部社科基金课题《科学研究事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例》(2012年)、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江苏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研究》(2011年立项)。正在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农业产业链网识别及优化研究》(2019年立项)
出版专著1部:《基础设施供给竞争与地区经济集聚研究》(2012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部分 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相关文献回顾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本书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本书相关理论的演进与回顾
一、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理论探讨
二、产业关联效应内涵与产业关联特征量化
三、产业链网内涵及其构建探讨
四、产业上游度测算理论探讨
五、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交通运输业的产业关联演变和地区差异
第三章 交通基础设施业产业关联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以江苏省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为例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结论
第四章 交通运输业产业系统特征的省际差异研究——以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例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分析方法
三、实证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批发和零售业的产业链构建与创新发展
第五章 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链识别与优化研究——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商贸流通业产业链理论分析
三、商贸流通业产业链的识别方法
四、商贸流通业产业链识别过程
五、商贸流通业产业链优化
六、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需求供给结构、产业链构成与传统流通业创新——以我国批发和零售业为例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四、传统流通业创新
五、结论与启示
……
第四部分 住宿和餐饮业成长的产业关联演变与关键路径识别
第五部分 中国流通业在产业链上位置的动态变迁及区域比较
第六部分 流通产业效率测度与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第七部分 流通业创新发展的地方情景与地方实践
第八部分 全书总结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