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研究-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为个案
定 价:38 元
- 作者:李孝川 等
- 出版时间:2012/9/1
- ISBN:9787010109596
- 出 版 社:人民
- 中图法分类:G443
- 页码:271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本书以云南省民族农村贫困地区的六哨乡为个案,探讨特殊地区教师群体在社会转型期的压力状况,分析引起当地教师产生压力的各种因素,并以教师的压力及压力的应对方式为研究的突破口,探求云南省民族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适应压力的心理机制,构建积极应用压力的模式。
《社会转型期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研究(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为个案)》(作者李孝川、王凌、刘菊华)是“民族农村教育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的原因分析;缓解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的策略——基于个案实践探索的理论思考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总序一总序二前言第一章 选题缘起第一节 时代背景第二节 教育发展第三节 自身因素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一节 关于压力的研究一、压力的界定二、压力的症
总序一总序二前言第一章 选题缘起第一节 时代背景第二节 教育发展第三节 自身因素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一节 关于压力的研究一、压力的界定二、压力的症状三、压力研究的发展阶段四、压力研究的主要理论五、压力研究的理论模型六、压力的预警信号第二节 关于教师压力研究一、教师压力的界定二、教师职业压力的内涵三、教师压力模式四、教师压力源的研究五、人口统计变量与教师压力的关系研究六、教师压力影响的研究七、教师对压力的反应研究第三节 教师压力应对研究一、压力应对的内涵二、压力应对的分类三、压力应对理论模型四、影响压力应对的因素研究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一、临床实践学理论二、心理动力学理论三、社会历史学理论四、管理组织学理论五、认知评估系统理论第五节 当前教师压力研究的缺憾一、研究角度的偏狭二、研究内容的局限三、研究方法的单一四、研究对象的松散五、理论研究的薄弱第三章 研究思路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意义第三节 研究的价值取向一、研究取向二、研究效度三、伦理道德第四节 研究方法一、研究点概括二、研究工具三、研究步骤四、统计手段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研究主题上的创新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三、研究对象上的创新第四章 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一节 正式问卷的统计分析一、问卷的因素结构二、问卷的项目分析三、问卷的信度检验四、问卷的效度检验五、问卷的适用性六、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状况分析第二节 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性别因素对教师压力的影响二、民族因素对教师压力的影响三、教龄因素对教师压力的影响四、学历因素对教师压力的影响五、职称因素对教师压力的影响六、教学科目因素对教师压力的影响七、学校类型因素对教师压力的影响八、职务因素对教师压力的影响第三节 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的因素探讨一、教龄因素二、职务因素三、学历因素四、学校类型因素第四节 结论第五章 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的原因分析第一节 从社会层面分析教师压力产生的根源一、生态环境与边缘的教师二、社会期望与煎熬的教师三、规范限制与无奈的教师四、意识形态与诉求的教师第二节 从学校层面分析教师压力产生的根源一、师资培训与无助的教师二、评定方式与焦虑的教师三、学校权力与压抑的教师四、组织氛围与失语的教师第三节 从教师个体层面分析教师压力产生的根源一、权威失落与受控的教师二、职业要求与无望的教师三、角色期待与模糊的教师四、模式冲突与无为的教师第六章 缓解民族农村地区教师压力的策略——基于个案实践探索的理论思考第一节 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一、教师形成自我认同观念二、教师具备批判反思的意识三、教师养成自我叙述能力第二节 调整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客观要求一、明确教育改革的要求二、对教师提出恰当合理的要求三、构建共同的学校价值观第三节 增强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一、提高教师个体的忍受能力二、防止教师产生专业不胜任感三、发挥教师群体效能作用第四节 为教师提供支持性的环境一、为教师提供建设性的支持环境二、对教师的要求应从规约到服务三、对教师职业期望从应然向实然转变第五节 关注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顾虑一、教育改革要发挥教师群体的潜力二、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三、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互助第六节 关注教育改革中教师的情感体验一、调整教师的认知方式二、教师注意自我调适三、教师从消极受控到主动参与第七节 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二、从“他评”到教师“自评”三、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生成中的自我第一节 研究总结一、研究变项方面二、研究工具方面三、研究内容方面四、研究方法方面五、研究焦点方面六、研究范围方面第二节 教师压力研究的展望一、理论研究二、动态研究三、干预研究四、综合研究五、应对研究六、拓展研究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