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煦之先生的《汉字魔方·一字一世界》(1-6册)是“开心雕龙·华语文化阅读文库”中的基础性力作,对近千个常用汉字作了全新的“汉字文化”解读,让我们看到的是: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世界复杂中的“简单”,如此“华美而简约”。
“听故事、讲笑话、猜字谜、唱童谣、吟诗词、作对联、赏书法、看漫画”——汉字有灵。“一字一世界”,《汉字魔方·一字一世界》中的每一个汉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作者将这个字的形成,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字形、字义、读音作通俗易懂的讲解;后半部分,以小故事等多种形式,更形象、更生动地来演义这个字的形、音、义,做到妙趣横生,雅俗共赏。
《汉字魔方·一字一世界》将定期修订,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将达到收录和解读二千多个高频常用字,使之成为可“悦读”的“汉字文化俗解字典”。“俗解汉字”虽说只有二千多个汉字,但字里行间的“华文”却涵盖七千多个常用汉字,并对相关生僻字做出趣味性、发散性的文化解读。
故事、字谜、笑话、漫画、书法、民歌、对联、诗词、汉字密码解读,华语文化欣赏!
汉字魔方——华语文化阅读字典!
语文教师、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汉字文化爱好者最佳选择!
在故事、笑话、诗词、对联、谜语、民歌、童谣中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掌握汉字、运用汉字。
c
\\t用手拿住——“持”/人质事件测“持”字\\t2
慢慢地走就会“迟”到/晚走一尺都会迟\\t4
手腕到臂弯约一“尺”长/“尺”字变“尽”字\\t6
张大嘴巴露出牙“齿”/“齿”字见丧情\\t8
挥霍财物为奢“侈”/一句留言两个字\\t10
火光映红了人——“赤”/赤子之心\\t12
“崇”山峻岭/“崇祯”是短命年号\\t14
尾巴翘起的“虫”子/不死的臭虫\\t16
秋天悲凉人心多“愁”/心高气爽不再愁\\t18
投壶游戏用的“筹”码/个个寿安\\t20
鬼的形状很“丑”/鬼抱酒坛活出丑\\t22
脚从坑底走“出”坑外/斩断出字两重山\\t24
制衣由裁剪开始——“初”/当初第一次的故事\\t26
沿台阶缓缓而上——“除”/耳边小瘤不必除\\t28
线穿珠子——“串”/连中两元为串\\t30
开在屋顶上的天“窗”/“窗”的故事\\t32
马从中一闪而过——“闯”/马外加门\\t34
张大嘴巴在“吹”气/“口”“欠”修养才吹嘘\\t36
阳光下草木生长——“春”/三人为众打日寇\\t38
春天虫儿“蠢”蠢欲动/三人为两虫忙一天\\t40
说出来的话——言“词”/词女之夫\\t42
长辈对幼小的“慈”爱/心慈手软\\t44
到“此”为止/哥哥为弟弟测“此”字\\t46
人的耳朵很灵敏——“聪”/谜友送别会\\t48
后一人是随“从”/合起来是仆从\\t50
人在水边聚集——“凑”/众人谈“凑合”\\t52
糙米是“粗”粮/请君来猜谜\\t54
陈酒变“醋”/二十一日酉时成醋\\t56
高大的样子——“崔”/山下佳\\t58
“催”促人赶快行动/半价出售实为催\\t60
“翠”绿色的雌鸟/刘邦喜刘备悲\\t62
人口聚居的地方——“村”/一寸之木\\t64
对婴儿悉心照顾——“存”/生存的要领\\t66
折断毁损——“挫”/坐等到手受挫折\\t68
用金银等镶嵌——“错”/半数借钱人情债\\t70
D
用手钉钉子——“打”/细说“打”字\\t74
昂首挺立的巨人——“大”/大门变犬门\\t76
不灵活的“呆”样子/以文择婿\\t78
夕阳落下地平线——“歹”/吴承恩写诗骂粮商\\t80
后一人“代”替前一人/“代”字详断家务事\\t82
带柄的狩猎工具——“单”/蝉鸣树梢\\t84
分泌“胆”汁的肉囊/日月一齐来\\t86
水中盐少——“淡”/加水变淡\\t88
用弹弓发射的“弹”丸/弹子和子弹\\t90
言行放肆很荒“诞”/诞生·延生·蛋生\\t92
两块田相互对立——“当”/赏万亩良田\\t94
拦阻遮住就是“挡”住/以一“挡”十,大“块”人心\\t96
水草来回摇动——“荡”/让我们荡起双桨\\t98
海中鸟栖的山——“岛”/说到“岛”字就倒了\\t100
用脚走的路——“道”/考生测“道”字\\t102
走路用心看——“德”/十四日内一心要来\\t104
一路行走有所“得”/来日定闻马蹄声\\t106
把竹简弄整齐——“等”/竹林有寺没有僧\\t108
用土石建筑的河“堤”/这不是乾隆爷的错\\t110
红色的狗——“狄”/犬旁有火\\t112
手持器械相搏斗——“敌”/化敌为友\\t114
泥土是万物生长之“地”/拆字寻找意中人\\t116
丝绳缠绕次序——“第”/让她做个美梦\\t118
捧着重要的书册——“典”/妙解“莫典邪”\\t120
占卜时出现的小黑“点”/孩子姓名叫“点点”\\t122
心里总是想念着——“惦”/贴心店\\t124
耕种田地的人——“佃”/仙山隐约在画中\\t126
有柄的金属小斗——“刁”/刁大使使刀\\t128
“吊”唁死者/吉贴变吊丧\\t130
钉子末端形状——“丁”/目不识丁\\t132
烹饪的容器——“鼎”/一目难支,足分两片\\t134
人头的最上部——“顶”/拆解“顶”字破大案\\t136
回到家里最安“定”/错一字毁一生\\t138
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日在木中\\t140
负责管理的“董”事长/千里草,不得生\\t142
水结成冰——“冻”/冻雨洒窗\\t144
察看监“督”/王小虎写儿歌\\t146
人口集中的大“都”市/文盲县官闹笑话\\t148
单个儿为孤“独”/互开玩笑写“独”字\\t150
按照文字朗“读”/享受阅读\\t152
马行走时迟缓——“笃”/笑着骂人\\t154
以钱财作注“赌”输赢/围堵“黄赌毒”\\t156
用土石筑成的一“堵”墙/三人写诗“赌、睹、堵”\\t158
树的名称——“杜”树/杜牧写谜联\\t160
准确应“对”帝王询问/黄昏之时又相见\\t162
两个加起来表示“多”/今夕何夕\\t164
鸟从手中飞走了——“夺”/一寸佳人\\t166
E
高大俊美的“鹅”/“青鹅”二字为罪证\\t170
找借口“讹”诈钱财/一句话就能化解\\t172
人的脑门——“额”头/东道主迎客频频让步\\t174
头部偏向一边——“俄”/旁若无人唯我独尊\\t176
很坏的行为——“恶”/“亚”字写在“心”字上\\t178
心中有依靠——“恩”/“因”有良“心”才成恩\\t180
脸上飘下长胡须——“而”/猪八戒的钉耙\\t182
第二人称代词——“尔”/说来说去都是你\\t184
F
边跑边射箭——“发”/“髪”字没“友”\\t188
脖子上架刀——“伐”/老教授砍树猜字谜\\t190
持刀骂人应受处“罚”/横目持刀要“发款”\\t192
用手拿住——“持”
金文的“持”字写作“寺”,就是寺庙的“寺”。最早的“寺”字是个会意字。上面是脚,下面是手,表示站到那儿听候使唤,操持杂务的意思。小篆将原来的“手”字改为“寸”,这也表示“手”。隶变后楷书写作“寺”,读sì。表示寺人住的地方。寺人就是指官员,“寺”就是官员办公的地方。官员办事要有法度,有分寸,所以用“寸”字作声符并会意。后来这“寺”字专门用作庙宇之义,古人就在“寺”字左边加了个提手旁,用来表示操持、办理之义。所以“寺”字就是最早的“持”字。
小篆的“持”字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兼会意字。左边的提手旁是形符,表示跟手的动作有关,右边的“寺”字作声符,读sì。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表示“拿着、握着”。
古人之所以用“寺”字作“持”字的声符,是因为“寺”字是指掌握国家事务的官府,官府要处理国家事务,就要用手。又因为“寺”字本义就是指“官府”,所以“持”字以“寺”字作声符并会意。
“持”字的本义指“拿着、握着”,如:把持、持有、持之以恒。由本义引申指“遵守不变”,如:持久、持续、坚持。由本义还引申指“保护、扶助”,如:保持、扶持、维持、支持。
“持”字由“扶持”引申指“挟制”,如:劫持、胁持、挟持。又进而引申指“对抗”,如:僵持、相持、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持”字还引申指“主管、治理”,如:主持、操持、持家。
算命打卦、求签测字这些谜信活动已不多见,人们偶尔谈起,也只是茶余饭后,当作文字游戏,谈笑而已。但有些地方,看风水、看面相还有点儿市场,有的上了年纪的人,还在相信测字这一行当呢。
却说那年春天,无锡梁溪谜语研究会会长马汉文到广州开会,会间去拜访一位老同学。上午,两人谈兴正浓,忽然外面传来消息:一所幼儿园遭到一名歹徒袭击,他用一把尖刀,劫持了一位老师和几十位小朋友,特警队员已赶到现场,准备营救人质。谈判专家正在劝说歹徒,中止犯罪,但歹徒不听劝告,双方僵持不下。
老同学听了,立即打开电视,此时电视台记者正在现场作报导。正巧,老同学的孙子就在这所幼儿园,而且成了小人质,老同学急得脸都变色了。更糟糕的是,老同学的母亲,小人质的太祖母也看到了电视,一见这情景,顿时昏了过去。众人将她送到医院,抢救过来。老太太一定要儿子回家烧香拜佛,托菩萨保佑,还要他找个会算命测字的给她测测,看这件事结果如何,好让她放心。
老同学知道老马对汉字有研究,请他以测字为名,安慰一下老太太。老马义不容辞,赶到医院,跟老太太攀谈起来。
这老太太年近九十,她不仅识字,而且懂得测字规矩。她指着病房电视上“劫持人质”四个字说:“请先生给我测个‘持’字吧,看看这场灾难持续到什么时候。”
老马看看钟,看看“持”字,又看了会电视,心中有底了。他安慰道:“老太太,这就像打仗啊,一个拿刀,一个拿枪。拿刀的怎能打得过拿枪的?依我看,这件事十一点钟前就结束!”
老太太不相信:“你说说理由看。”
老马从电视中看到,歹徒的父母已进入现场,歹徒已动摇了,可能很快就能说服他中止犯罪,而当时已十点多钟。于是,他便绘声绘色地说:“这‘持’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下面一个‘寸’字,合起来像个‘打’字。打到什么时候呢?‘持’字右上角是个‘土’字,您可看作是‘十一’。寸字上有一点,合起来就是十一点。我算准十一点钟事件结束。”
果然,十一点钟左右,歹徒投降了,老太太跟重孙子通了电话。她高兴得连声夸老马是神仙,还动员他到广州求发展呢。
慢慢地走就会“迟”到
繁写的“迟”字是“迟”。小篆的“迟”字是个形声字,它由两部分组成。左边的走之旁是它的形,表明这个字与行走有关。右边的“犀”,是它的读音。
“迟”与行走有关,问题是这是什么样的行走。看来,“迟”字的行走速度不快,只能是慢慢地走。古人称之为“徐行也”,也就是缓慢地走,一步一步地走,所以迟的本义就是慢慢地走。
因为是慢慢地走,其动作不快,显得很慢,如:迟迟不决、事不宜迟。
由于动作慢,走得不快,所以就不能按时到达,这就是“迟到”。迟到了就会误事,这就叫“迟误”。因为迟误,事情就要往后拖,这就叫“迟延”。由此会产生不通畅,被堵塞,这叫“迟滞”。
由于动作慢,表明反应慢,不敏感,这就是感觉“迟钝”。
有一则“晚走一尺都会迟”的故事,对“迟”字做了生动的注解。
一次,南方一家企业的一位业务员去参加一个订货会。去之前,老总一再叮嘱,订货会上的情况要随时汇报。
业务员到了会场,发现人很多,就在会场外站了五分钟,待他再进去的时候,一个好销的产品已被人订购一空。业务员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老总,结果气得老总在电话那头大发雷霆。
业务员委屈地说:“只是迟了五分钟,我也没办法呀。”
老总一听,更是火冒三丈:“你在纸上写个‘迟’字看看,是不是‘走’字上面一个‘尺’字!这就是说晚‘走’一‘尺’都会‘迟’,更别说五分钟了。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每一‘尺’都要拼命地‘走’,不然就要被市场淘汰啦!”
手腕到臂弯约一“尺”长
小篆的“尺”字是由“尸”和一捺组成。“尸”像人形,一捺表示尺脉所在的部位。这是个指事字。
“尺”是中国的长度单位。古人测量各种长度时,大多以自己身体某些部位的距离为准。一寸的长度,大约是人从手掌边缘到手腕经脉穴位的距离,所以这儿叫“寸口”。
对金文中的“尺”字,专家们有两种解释。有人认为,这个字省略了手掌的形状,它用短短的一竖表示手掌的边缘,用长弯形的一竖表示人的手臂,当中一点是指事符号,表示手臂的弯曲处,也就是曲肘部。这就是说,一个人从手腕到臂弯的距离是一尺。后来字形发生变化,成了今天的“尺”字。
也有人认为,金文的“尺”字,是在一个人形的小腿部位加一个指示符号,表示这儿的高度是一尺。看来前者说得更有道理。
一尺究竟有多长呢?古代对此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古人以一拃为一尺。所谓一拃,就是将右手的拇指与食指用力张开,当中的距离就是一尺。因为人手大小不同,所以长度不一。古代的一尺,只相当于今天的七寸或八寸。所谓“七尺男儿”,正好是今天一米八的大个儿。“尺”字的本义是长度单位,引申为用于量长度或是画线用的工具,如:尺子。正因如此,它又用来指标准,如:尺度。由于它虽是“寸”的十倍,但只是“丈”的十分之一,所以引申为指少、短小、细微,如:尺幅千里、尺短寸长。“尺”也表示书信,如:尺牍。
尺还读chě,是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南京有对小夫妻,男的叫陈竹,女的叫李梅。小夫妻俩性格开朗,爱好相同。两人都是文科毕业,喜欢舞文弄墨,常合用一个笔名,写些散文随笔,见诸报端。他俩还常为报刊娱乐版提供一些谜语作品,在圈内也颇有名气。
自李梅怀孕后,陈竹除了上班,别的时间就在家侍候妻子,扫地抹桌,烧菜做饭,还常说些笑话为爱妻解闷儿。
产期临近,陈竹常陪李梅去医院作产前检查。这天检查完毕,李梅先乘车回家,陈竹留下等检查报告。
陈竹一看检查报告,真是又惊又喜。回家的路上,他一直琢磨着,怎样把这天大的喜事儿告诉妻子,这句话说得既艺术化,又要让她心领神会,可不容易呢。
陈竹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个好办法。对,出个字谜!
一进家门,李梅迫不及待地向他要检验报告。陈竹却不慌不忙地说:“给个字谜,猜中了,你就明白了。”
李梅也不示弱:“别想难住我,出谜面吧!”
陈竹在一张大白纸上写了“尺字变尽字”五个大字。
李梅对着“尺”字与“尽”字比划了半天,然后双手轻轻揉着肚子,笑眯眯地说:“老公,我们有了一对双胞胎,对么?”陈竹兴奋得抱着妻子的额头吻了吻说:“对啦。你好聪明啊。”
可不是么,“尺”字的怀里有两点是“尽”字。那两点就是双胞胎啊。
张大嘴巴露出牙“齿”
最早甲骨文的“齿”字是个象形字。字形像一个人张大嘴巴,露出上下两排各有两颗牙齿,这就是当中的门牙。这个图象就是指门牙,其本义指“门牙”。
金文的字形略有变化,它在上面加了“止”字作声符,读zhǐ,这样就变成了上下结构的形声字。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齐化。隶变后写作“齒”,现简化为“齿”。
“齿”字的本义指“门牙”,后引申指“牙齿”。
“牙”与“齿”是有区别的。“牙”指的是一颗牙,“齿”指的是一排牙。人一生中只有一次换牙的机会,出生六个月后开始出乳牙,乳牙共长二十颗,到六岁左右,乳牙自然脱落,逐步长成恒牙。成年人一边八颗牙,两边共十六颗,上下总共三十二颗。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
人吃食物离不开牙齿。有牙齿咬、嚼称之为“吃”,没牙齿咀嚼食物称之为“吞”。
“齿”字用来指“牙齿”,如:位于齿槽中央的叫“门齿”,也称“门牙”;位于口腔后面两侧的称为“臼(jiù)齿”;乳牙称“乳齿”;镶的假牙称“义齿”。另外还有恒齿、智齿、蛀齿、犬齿、唇齿,等等。
“齿”字由本义引申指“年龄”。如:指牲口的年龄称“口齿”;人的年龄称“年齿”;按年纪长幼来排定先后次序称“序齿”。古时把长出乳齿的孩子登入户籍,后来借指“人口、家口”称为“生齿”。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所以被用来借指人的年龄。“马齿渐长”,就是指人渐渐长大了,变老了。成语“马齿徒增”就是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什么成就。
“齿”字由本义还引申指“说到、提及”,如:齿及、不齿、不足挂齿、何足挂齿。
这是民国末年的故事了。苏北盐城有个船老大叫刘老六,他常年往返于盐城上海之间,帮人运货,生意场上有不少朋友。这天他牙疼,正躺在船舱里睡觉,常雇他船的行商张老板来找他,说他的两个弟弟带着两个伙计,到江西采购草药,三个月了没音讯,家里人急疯了,想请他陪着,到测字大师刘字痴那儿问凶吉。
刘字痴本名刘汉文,盐城人,在外白渡桥附近一小巷开了家测字馆。因测字灵验,名扬申城。他为人谦和,颇重乡情,凡有家乡人找他,格外热情。
刘老六捂着腮帮,忍着牙疼,带着张老板,找到刘字痴门上。二人说明来意,请求测字。
刘字痴听罢,说:“以字论事,命个字吧。”
刘老六说:“我牙齿疼,说不出话,就测个牙齿的‘齿’字吧。张老板,你看呢?”
张老板六神无主,点头认可。刘字痴随手写了个大大的“齒”字,托着下巴,琢磨了半天,说:“二位,情势不妙呀。你说怎么就这样巧呢?这‘齒’字气势汹汹啊。它上面是‘歲’(岁)字头,太岁当头,很吓人啊。外面是重重险象,最后归于‘凶’字。你看这四个‘人’字,个个像尖齿利刃,又像斩人的大叉。再说,这四个小‘人’字,分上下两排,又何尝不像至今未归的四个人?”
张老板焦急地问:“他们还有救吗?”
刘字痴指指“齒”字上半部说:“上为‘止’字,差一半就是‘步’字,他们四人有半步之险。二位再看下面,这大缺口就是深不可测的陷阱啊,这陷阱里险象环生,只差半步,掉下去就……”
张老板追问道:“会掉下去吗?”
刘字痴迟疑了一下,说:“就看上面这半步之差了,险情也许到此为止,也许掉下陷阱。看来四人命不该绝,再等几天吧。”
刘字痴没把话说绝。万一四人活着回来呢?他把险情说得再凶,也不为过。因为江西深山老林,匪患成灾,瘴气弥漫,毒蛇野兽,时时伤人,真可谓步步惊险。他依据这些,假托“齒”字的字形笔画,把险情险象说得头头是道,合情合理,但又留有余地,也不愧为测字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