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国医·北京卷》主要讲的是中医,北京是中国历史名都,亦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若从周口店北京猿人算起,迄今已有约50万年,是公认的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若以琉璃河商周古城作为北京建城历史的起点,至今也已有3000多年。北京的建都,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王朝的都城,自辽金元以来,及于明清,北京城市建筑更加宏伟,都市规范更加具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定都于此。从周口店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到约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从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类穴居燎地以及熟食的一些迹象,熟食可使人减少腹疾,预防疾病。
北京是中国历史名都,亦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若从周口店北京猿人算起,迄今已有约50万年,是公认的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若以琉璃河商周古城作为北京建城历史的起点,至今也已有3000多年。北京的建都,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王朝的都城,自辽金元以来,及于明清,北京城市建筑更加宏伟,都市规范更加具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定都于此。
从周口店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到约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从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类穴居燎地以及熟食的一些迹象,熟食可使人减少腹疾,预防疾病。
北京的医药史,可谈及的太多。譬如《马可·波罗游记》里,就谈到过马可·波罗到元代宫廷里,看到元朝皇帝进餐时,官人送菜,都用皮纸罩上自己的口鼻。这是近代戴口罩的先驱,也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口罩,不过不是自己防病,而是防止把不洁之气传播扩散。在元代宫廷里,对于饮食卫生是相当重视的。从流传至今的少数民族医家——当时的宫廷饮膳御医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里,可以看到防止饮食中毒的许多记载。又如甲骨文就是在北京被学术界发现的。甲骨文作为“龙骨”,在药铺出售,也不知有多少年,无形中不知损失了多少史料。然而终于有一天,一位金石学家(王懿荣)患疟疾配药回来,检误过秤时,发现“龙骨”上刻有文字,因而追踪研究,引起了有心人的大量搜集,使得甲骨文成为今日我国文物方面的重要财富,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无与伦比的一宗宝物。仅举这两点为代表,可见北京的医药史料内容是很丰富的,也是很有趣味的。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国幅员辽阔,在不同的区域内,无论是是地貌、气候,还是人文、风情,都存在较大差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相同主旨而又具有不同特质的中医药文化,从地域文化角度来讲,中医药自身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辽、金、元、明、清,北京五为帝都,时间长达近千年,这时期北京的历史已不仅仅是地方史,更是中国史、世界史中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页,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今,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更是对中国与世界产生着持续的影响。北京的历史文化具有全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性、较大应变升华的包容性和高雅厚重等特点,北京中医药学的特点与其是一脉相通的。概括起来,北京占有中国历史文化与地理区位的明显优势,在学术上独具太医院宫廷医学学派的传承,汇聚与培养了多学派的名医群体和多学科的精英,人才济济;具有从御药房到同仁堂的丰厚中药文化底蕴;对于人才的培养,在师承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孕育并创立了高等学历教育的新模式:在“西学东进”的浪尖上,从中西医汇通涌向中西医整合的激流,创立与发展了中西医结合事业。因此,本书编写过程中,根据北京中医药发展历史特点与丛书总体框架设计,选取相关文献对北京中医药历史予以介绍。
长河掠影
北京历史
太医院
元代
明代
清代
御药房
元代
明代
清代
宫廷养生药与酒
老字号药铺
鹤年堂
永安堂
同仁堂
长春堂
万全堂
千芝堂
庆仁堂
乐仁堂
永仁堂
医学组织
一体堂宅仁医会
历史人物
秦代
燕人卢生
元代御医
许国祯
王宜之
刘哈刺八都鲁
任东卿
忽思慧
常中
明代御医
戴思恭
徐彪
钦谦
蒋宗武
盛寅
刘文泰
薛铠
薛己
王琪
徐春甫
葛林
吴杰
邵应节
许绅
俞桥
洪涛
姚应夙
宋北川
清代御医
朱纯嘏
徐大椿
黄元御
祁坤
赵士英
刘裕铎
吴谦
花三格
陈世官
张肇基
沙惟
陈增
高存谨
刘芳远
高永茂
花映墀
鲁维淳
商景霨
钱松
张宗濂
王九峰
王世碹
张世良
栾泰
王允之
薛福辰
薛宝田
费伯雄
陈秉钧
曹沧州
张仲元
李崇光
赵文魁
韩一斋
力钧
袁鹤侪
清代名医
王清任
曹显宗
何之璜
卫公孙
李近宸
陈典
丁德恩
段馥亭
王润吉
徐右丞
冯济卿
佟阔泉
哈锐川
瞿文楼
曹锡珍
关月波
梁保和
罗止园
杨浩如
刘辅庭
王石清
章太炎
张文祥
张菊人
金书田
赵树屏
京城四大名医
萧龙友
施今墨
汪逢春
孔伯华
往事如碑
北京地区的瘟疫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帝王与丹药
明帝与丹药
雍正帝与丹药
宫廷种痘
北京地区节令养生习俗
北京养生名小吃
帝王的养生之术
代茶饮
清代北京城区的医药习俗
民国时期的中医院校
北平国医学院
华北国医学院
北平医学讲习会
民国时期的中医学会
北平中医学社
北平国医职业分会
国医砥柱社
国医求是月刊社
中国医药学会
教会医学
西医院校的创办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民国时期医学各学科的创建和
发展
生理学
生物化学
清末官医院
……
百年沉浮
《话说国医·北京卷》:
明代
明代太医院仍然是全国最高医药行政与管理机构,但其主要职责是为皇室成员健康服务。明代御医盛寅在《医经秘旨·国朝医学》中评论了设置太医院以及州县医学校的作用:“今世之业医者,挟技以诊疗者则有之矣,求其从师以讲习者何鲜也?我太祖内设太医院,外设府州县医学,医而学为名,盖欲聚其人以学,学既成功试之,然后授以一方卫生之任,由是进而以为国医,其嘉惠天下生民也至矣。某尝考成周所以谓之医师,国朝所以立为医学之故,精择史判以上官,聚天下习医者,俾其教之养之,读轩岐之书、研张孙之技,试之通而后授之职,因其长而专其业,稽其事以制其禄,则天下之人,皆无夭阏之患,而跻仁寿之域矣,是亦王者仁政之一端也。”
明代在北京和南京均设太医院,两京太医院是明代医学史上的一大特色。北京太医院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在东钦大监之南,西向。有门三,对门有照壁,朱色。上立匾额,用黑漆书“太医院”三字。太医院院使1人,属于正五品;院判2人,正六品;御医10人,正八品。北京太医院人数较南京太医院多。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皇帝认可了礼部奏请的太医院管理医生的职责,“一预授填注,二分科顶补,三内外通叙,四大考等第,五甄别医官,六收补习学”。
明太祖初年,开始设置医学提举司。洪武三年(1370年),政府设置惠民药局,主要负责救济部队和百姓中的贫病者。
隆庆五年(1571年)规定了太医院医官的选派:内府、书堂等处准照边关事例,一年一换。边关差1次,相当于书堂等处差2次,以2年论,9年期满可以获得升职。万历二年(1574年)规定太医院医生选派的先后次序是先及内殿考出二等医生,再及二等冠带医士年资较深者,最后及内殿考出三等医士。明代,北京部队中的医官、医士由太医院派遣。
《明史》记载明代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生、医士,专科肄业,包括大方脉科、小方脉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接骨科、伤寒科、咽喉科、金镞科、按摩科、祝由科。
除太医院以外,明代还设立典药局、安乐堂与月子房、浣衣局、净乐堂等。典药局负责皇太子的医疗保健服务,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设有郎1人、丞2人、内使10人。安乐堂与月子房、浣衣局、净乐堂等,掌管内宫嫔妃、宫女及太监们的医疗保健。《明宫史》记载:“凡在里内官、长随、内使、小火有病者,送此处医治。”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颁旨户部,诏命顺天府在大兴县、宛平县各设养济院一所,收留贫穷无依、行乞之人。暂时在顺便寺观内,煮饭供给饥民每日两餐,由府县设法筹办器皿、柴火、蔬菜等。有病者请医生诊治,死亡者赠予棺椁掩埋。
万历十五年(1587年),北京城内灾疫横行,太医院精选医官,于城内发放药料,并诊视贫民无钱可医者。同时精选太医院医官,分拨诊视给药。
太医院的医生每年分四季进行考试,大考三年进行一次。太医院的医学生、医士和医丁都要参加大考。考试的时候两人主持考试,包括堂上官一人,医官一人。如果考试合格,一等可以为医士,二等则为医生;不合格的人学习一年再进行补考。如果三次考试都不合格,就会被贬为平民。如果五年考试成绩优秀,可以得到升迁。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太医院规定:考试成绩一等者,如果以前是医生可以充任医士;如果医士没有冠带,可以授予冠带;如果是原来在内殿供事支俸且有冠带的人,酌情升俸一级;如果内殿缺人,太医院会根据不同的专科呈报礼部,送内殿供事。如果考试成绩是二等,原来是医生的可以充医士;如果医士没有冠带,可以授予冠带;如果是原来在内殿供事的人,不能再继续供职,只能行走太医院当差。如果考试成绩是三等,职位不变。如果考试成绩是四等,以前有冠带的,去掉冠带;原来支品级俸的人,降俸一年;原来支杂职俸的人,被降为冠带医生;如果是食粮七年的人,降充医生,只能支配日粮。考试定为四等的人可以学习半年以后再送礼部考试,考试合格者,还可支俸粮与冠带;如果还是不合格,就降为医生,专门在太医院碾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