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早先以同样的书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印过一个小册子。新编版篇幅扩充一倍有余。这本书主要谈及沈从文这个人和他的文学、思想、文化实践如何在更广阔的时空里和二十世纪的历史对话,也和今天的现实对话;谈及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和文物研究,贯穿起他生命的内在连续性;也谈及具体的当代作品,讨论沈从文传统在当代文学中的回响。此外,收入《追忆
本书作者斯捷潘·特瓦多赫为波兰作家,曾获颁波兰文学最高奖尼刻奖和其他多个文学大奖。《国王》为作者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已在波兰销售十一万册,并被译成匈牙利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罗马尼亚语、德语和英语。小说叙述一九三七年的波兰,即将被战火吞噬。在拳击台上,雅库布·夏皮罗备受尊敬,他被犹太社区尊为英雄。而在场外,他是犯罪集团的
本书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的一本日记体文学作品,是她对阶层和消费文化的启发性思考。埃尔诺用一年的时间记录了她在巴黎市郊塞尔吉的三泉购物中心的欧尚大卖场的访问日记。在日记中,她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力求以全新的视角捕捉不易察觉的事物。正如她所说:“为了写作而观察,就是以不同的方式观察。”作者时而兴味盎然
本书是作者照顾患病的母亲期间写下的日记体作品,也是一部关于衰老和亲情的沉思录,讲述了安妮·埃尔诺试图帮助母亲从阿尔茨海默病中恢复过来,但却徒劳无功,于是她目睹了母亲逐渐衰老的过程,以及自己作为女儿失去母亲的经历。这本书凄美动人,展现了埃尔诺唤起生命中最黑暗、最令人困惑的片段的独特才华。书名“我走不出我的黑夜”取自她母亲
本书是安妮·埃尔诺发表的第二部小说,一部以安娜的青春期为中心的自传体小说。女主人公安娜是独生女,刚刚通过了初中毕业会考,这是她父母的骄傲,她的父亲是勒阿弗尔炼油厂的工人,她的母亲偶尔工作。安娜讲述了她在1976年夏天进入高中前的暑假经历。这段时间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她与父母的关系困难,他们对她期
本书是一本日记,由1993至1999年期间的观察和印象组成。这些条目都有日期,但埃尔诺关注的不是她的个人生活,而是她所看到的周围事物。很少有超过一页的条目,有时几个月都没有条目。对她来说,最终不如用一份个人文档来揭示那段时期的历史(法国/欧洲/世界)。书里的观察往往是小事:在RER上看到的人,商店里的收银员。我们日常工
该书由她与她当时的爱人马克·马力共同撰写,文本围绕着两人云雨后不同房间的14张照片和作者对图像的反思来组织,提供了一个关于埃尔诺与乳腺癌的斗争和她与马力的爱情故事的多线叙事。本书的结尾用文字书写了一张象征母性的未照的、想象的照片。这最后的相片显示了埃尔诺生下这本书,生下了她的情人和她癌症后的全新自我。尽管这本书涉及的是
本书打破时空界限、地理界限,选取了杜甫、李白、李贺、木心、辛波斯卡、博尔赫斯等古今中外的著名诗人,集历史、传记、诗歌评论等多重元素于一体,记录了诗人们跌宕起伏的一生。那些伟大的诗篇来自诗人们无数欢欣和至暗的时刻。通过这些故事,你或许能重新认识这些诗人,就像重新认识一位老朋友,在人生的某一时刻,他曾有过和你同样的悲
寄语海狸
本书从作家经历与小说文本入手,带领读者深入小说写作的第一现场,捕捉新世纪诺奖作家的创作生态,梳理跨文化写作背后的集体记忆与认同,聚焦女性、家庭、历史、帝国等21世纪的热点议题,重新审视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及其背后的激情与荒谬、矛盾与挣扎,进而洞悉文学在当代世界之功用,重新理解我们所在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