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上承十六国,下启隋唐。建立北魏的拓跋人,在代北曾有一段百余年的成长发育历程,史籍记载晦暗不明。田余庆先生就此历史上的“模糊区域”,通过对史料的透彻分析和反复比勘,纤细考证与宏观考察相结合,重点从北魏后宫“子贵母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道武帝拓跋珪离散贺兰、独孤等重要部落,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以及从《代歌》、《代记》
《史略》六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籍专科目录,全书著录、介绍了南宋以前数百种史籍,并加以自己的评论。作者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浙江鄞(今宁波)人。周天游先生整理的《史略校笺》1987年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近期周先生对此书进行了全面修订,由我局推出最新升级版。
本书稿是吕思勉代表作《中国通史》的上半部分,是学习中国历史不可多得的专著。本书视野宏阔,就文化的各方面,加以探讨,以说明其变迁之故,而推求现状之所由来。分十八章介绍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
《中国史学史》一书是金毓黻先生始撰于1938年,1939年定稿,1944年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征引资料较富,编排清楚,叙述严谨,纵控自如”,是作者比较满意的著作,在规模、内容、体例和撰述宗旨等方面,都堪称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创始之作。在本书中金毓黻先生首次接
梁启超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后将讲义整理成《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全书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
本书为社里公版书项目。民国时期的中国,东西文化碰撞,新学旧学融汇,涌现出不少大师级的学者。《李鸿章传》是梁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种。梁先生没有采取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而是“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为向达先生的史学代表作,本书初版于1957年,当时向达先生十分看重这本书,称之为自己的“里程碑”。本书是一部从中外文化交流史角度对唐代长安进行重新审视的力作。向达(1900-1966),湖南溆浦人,土家族。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敦煌学家、中外交通史
《瓜沙谈往》是向达先生关于敦煌学和中外交通史方面的代表作,本书初版于1957年,是《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这部专著的其中一部分。当时向达先生十分看重这本书,称之为自己的“里程碑”。本书是一部从中外文化交流史角度对丝绸之路重要地标瓜州和沙洲历史文化进行重新审视的
本书是系统考证韩愈家世、身世、里籍信息的学术类著作。“家世篇”重在韩愈家族的世系及祖籍地望研究,考证出自韩氏得姓始祖韩万一韩愈世系传承为五十二世(代),世系代数信息完整,弥补了历代文献中的断代缺憾。“身世篇”注重疑点问题研究,考证出韩愈生于公元768年农历正
本书从工夫论与教化论为路径研究和探讨两戴《礼记》儒学思想的内核。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工夫论(共四章),下篇为教化论(共三章)。开篇讨论工夫论的缘起及意义。工夫论乃说明工夫产生的理由和道德人格修养的方法与过程的理论。从工夫论角度,自觉的道德修养以及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