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日本古代及近现代的图案,整理出版为《日本纹样图案大系初编》,八开十册:第一册收录《古代模样》四种,前两种为四色绘稿,第三种为部分四色绘稿和部分线描绘稿,第四种为线描绘稿;第二册收录《纹样稿本》和《诸职必要模样大全》;第三册收录《求古图谱织之部》《锦绣纹样》《模样雏形》;第四册收录《革模样》和《古纹样及图案》;第五、
本书内容包括:北玉绝活儿、牙雕显京工、景泰蓝京珐缘、花丝镶嵌耀京华、北京雕漆文华传、北京金漆镶嵌华堂溢彩、京式地毯见天华、北京丝绣精绝天下、小手艺出奇彩的料器等。
本书是继《剪纸的故事》后,新剪纸艺术家赵希岗的又一本展现其作品和创作内涵的书。本书从赵希岗童年对艺术的情缘开始,到青少年时期连环画对他的影响,再到步入大学殿堂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理念,而后有了教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并对新剪纸艺术不断的探索和坚持。本书通过一篇篇描述和评论性的文章将他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理念串联起来,加之丰富
本书以牡丹、莲花、鱼、凤凰等题材表现出富贵吉祥、连年有余、幸福和谐的美好寓意,从而又表达了剪纸的民俗价值,在年节、婚庆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剪纸出现。作为中国剪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氏剪纸将剪纸手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此产品包含中国剪纸艺术宣传册、孙氏剪纸纸样、孙氏剪纸手工制作视频、剪
彝族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刺绣就是其中一种。彝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形式。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阐述和展示了彝绣艺术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审美意蕴、针法技艺、产业研发等。书稿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呈现出彝绣的独特美感和技艺,对彝族文化产业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本书收录了张守智设计的陶瓷作品,包括艺术陶瓷、紫砂、日用陶瓷等,并介绍了张守智的创作历程、创作技艺、教学特点等。
本书希望能够全面地介绍玻璃艺术的过往,从人类文明的视角去研究玻璃艺术的历史。研究工作依据考古资料、文献,采用分析法、比较法,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存世的玻璃作品与不同地域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材料特征、造型、装饰以及工艺方法几方面做出论证,研究它们的关系并梳理出脉络。
本书为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专著。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面塑的历史、价值、基本技法、工艺流程等;第二部分,分析面塑课堂的现状,结合教学案例说明面塑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在传承的基础上延续和创新,开展面塑课堂教学实践;第四部分,结合地域文化,引导学生围绕“山水镇江”开展面塑创
从1979年开始,国家为了表彰工艺美术行业优秀的手工艺人,授予他们“中国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1988年,第二届评审表彰时该称号更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截至201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评审了七届,获此称号人数532人,目前健在388人。此次红色主题展从入围的125位大师作品中,以学术视角遴选出符合红色主题的11
本书面对陶瓷艺术专业已修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生,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是作者从事现代陶艺教学近20年的教学经验和成果的综合梳理,体现着作者作为一名教学者和艺术家的独到教学思路和见解。教材以独特的编写方式,探讨现代陶艺创作的各种可能性,突破即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