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88 元
丛书名: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项资助
- 作者:李小江 著
- 出版时间:2018/11/1
- ISBN:9787520132923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313.03
- 页码:369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日本结”有双重寓意:一是团结,国民一体,在开放的世界中极其排外;二是心结,根深蒂固,盘缠在中日两国民众之间。“日本之谜”能否破解?“日本文明”是否成立?日本的现代作为留下了许多令人费解的疑团。
《日本结》以地缘历史哲学为认知平台,在人与自然的基础关系中追索民族根性及其文化抉择,看日本特有的“世间”社会和“间人”生活之由来,即它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如何自我建构、自行传承和适时转向?在“日本化”的宿命纠结中如何自立自足、自强不息。
今天的世界,像是孤悬汪洋中的日本,诸多民族国家仿佛列岛生民,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不得不做出日趋收敛的选择,日本的意义因此凸显:它亘古至今的生存困境折射出整个人类的困境,它在困境中的自觉/不自觉、自律/不自律、自治以及对自治的管越……无论经验还是教训,对世人和未来人类生活都具有文化意义上的警示作用。
何谓“日本结”?
整体看,日本自身像一个结,即“大和绊”:亿万民众团结如一人,在开放的世界中锁紧了心门。内里细看,人人各自为结,难得对外诉说真实感受,致使日本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成为一个难解的谜。
谈论日本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光耀曾提醒世人:“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有必要记住这一点。”耐人寻味的是,记住这个“特别”的恰恰是日本人。海外少有学者将日本看作独立的研究对象,“日本人论”多半来自日本本土。近世以来,岛内文化人在“国学”和“新国学”的名目下开启日本论说,力图在外来文化的浸染中求证自身的独特价值,在世界格局的急剧变换中不断寻找自己的生存位置。这些自说自话的文章并没有解开谜团,反倒在“特殊论”的方向上将“日本结”系得越来越紧了。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
对近代中国而言,日本是放不下的话题,它在中华民族肌肤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在无数华人心灵深处烙上了难以愈合的伤痕。因了不可饶恕的侵略战争,一衣带水的邻邦成为世代冤家;因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地缘文化,中日人民之间交往频繁却并不真正相知相惜。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日本看衰,中日在各自的发展轨道上相互防范,心结常在,越结越深。
中国俗话:冤家宜解不宜结。
解“结”的企图不由自己,来自身在结中的痛感。
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绊”是自在的,不可破解。但是,作为认识手段,破“结”是必要的,它是经由理解通向和平的重要渠道。
日本是岛国,民族单一,人口众多,生存空间极其有限。
今天看日本,其独特不在单一和有限,而在它面对“有限”做出的选择。表面看,日本的文化选择是碎片化的,总在历史的间歇或断裂过程中。但从内里看,其民族根性万变不离其宗,宿命地根植于“人与大地”的原始关系。
本书下篇标题为“日本”加引号,是想强调:在这项研究中,日本被抽象为一种人类现象,与国/族身份无大干系。此研究不在国民性层面上谈论其优劣,旨在它的历史作为中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在“人与大地”的因缘际会中看人类社会已经做出的和可能做出的选择及其后果。
李小江,女,1951年生于江西九江。学者、教授。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荣誉馆长。先后在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任教授。曾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和日本御茶水大学性别研究所特聘教授。主编“妇女研究丛书”、“性别与中国”(合编)、“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等。
引言
1.我为什么自费做日本研究?
2.我为什么提前离开日本?
3.日本:作为视角和方法
上篇 大和绊日本“间人”生存秘笈
一 宿命:天/地缘——日本人与自然的关系
1.地缘:性情
2.天缘:信仰
二 身份:家/世系——日本人的出生与成长
1.家世:身份
2.性别:分工
三 归化:藩/部活——日本人的社会化过程
1.认同:语言
2.同化:教养
中篇 民族根性日本“世间”深层剖析
一 社会品性:集团主义
1.体系:二重制衡
2.自治:横向分隔
3.等级:纵向序列
二 文化品性:拿来主义
1.寂:失语的文明
2.佗:补缺的美学
3.粹:守拙的匠心
下篇 “日本”的启示历史作为与现实抉择
一 “僭越”的教训
1.前世:文化之殇
2.今生:文明之恸
二 “收敛”的智慧
1.节制:敬畏自然
2.自律:和睦世间
小结 不自由,自在安然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