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动态评价模型,对国内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全面考核与健康指数评价;对地方政府生态城市建设投入产出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与排名,评选出了生态城市特色发展100强;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指出了各个城市绿色发展的年度建设重点和难点。在案例研究基础上,继续发布了“双十事件”,对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对策建议。
序言 守护绿水青山 夯实生态之基
李景源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城市,其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镇化进程,其发展呈波澜壮阔态势,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辐射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跨入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早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即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的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所以,从生态文明角度重新审视城市规划建设层面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深入解读转型发展理念与原则,对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 当前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进行的城镇化,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及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绿色的城镇化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目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和实践经验亟待进一步研究和积累,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一)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思路不尽相同
近年来,生态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已经深入人心,然而鉴于各地经济基础、环境条件的不同,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开发建设目标差异等因素,生态城市建设在实践中的概念界定、工作思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也确定了一些生态示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与区域,但具体工作机制不尽相同。在更大范围内贯彻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及保障措施有待完善,试点示范的经验转化存在瓶颈,需要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原则和理念,进一步明确思路。
(二)中国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缺乏内生动力
每一个城市,在加入城市群建设之前,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发展模式和规划,在城市群协同建设过程中,城市原规划与城市群规划相抵触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协同问题上,相邻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相似,势必会出现产业布局及发展利益的冲突,当涉及城市自身核心利益的时候,各参与城市往往畏首畏尾,不愿意合作。各城市由于天然禀赋不同,对资源的掌控能力各不相同,对待城市群的态度也不一样。
中国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流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绝大多数城市并未实现自身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参与城市群建设,多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是为了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各个城市都想把污染产业转移出去,把经济建设搞上来。参与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的各方,利益得失不同,对待已经签署的合作协议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得到利益的城市往往实施协议的积极性高,推进速度快,而失去利益的城市往往会采取各种借口拖延甚至抵制协议的实施。随着城市群的发展,这种恶性循环的弊端被进一步放大,加之顶层设计不健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不科学,错位竞争不畅,影响了城市群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中国生态城市规划的执行力欠缺
中国大多数城市在确定生态城市发展思路后,均制定了包含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步骤等一系列内容的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但不少城市在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却存在落实生态城市规划不力的现状,甚至不少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与其生态城市规划相背离。其一是因为生态城市规划不接地气,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二是生态城市规划缺乏整体和长远预测,未考虑到生态城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其三是规划实施过程中缺乏数据监测与过程监管,问题反馈与目标纠偏机制不完善。
(四)生态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公众参与涉及公众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社会公众,但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环节,政府和开发建设单位是其主要参与者,公众参与只是象征性的,社会组织很少能发挥协调作用。究其原因,其一是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难以收到成效,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其二是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很少参与有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活动。因此,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建设生态城市的迫切需求,鼓励广大市民与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有待改进的地方之一。
三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理念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采用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制定规划与计划,并推进实施。尤其要把握阶段性和长远性,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大系统和小系统的关系,统筹制定总体战略和实施策略。
(一)突出城市设计,彰显生态特色
城市设计强调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和城镇功能,特别是聚焦城市公共空间。其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范围广泛,研究内容灵活,能够应对遇到的不同问题并选择恰当的分析工具,形成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技术路线,不受法定规划的时效限制,成果的表现形式直观易懂。城市设计作为一种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之间的三维工具,弥补了城市规划形态研究不足的缺憾,在规划和建设决策的前期阶段被广泛应用。而绿色城市设计就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确定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应把城市当作生命有机体,秉承生态友好的城市设计原则,以区域生态环境为背景,研究与城市空间相适宜的规划设计策略。要严守“生态底线”,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统筹推进“多规合一”。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开展城市双修,提高环境质量
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其中,生态修复旨在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城市修补的重点是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要保留城市原有的沿湖沿河、山体林地等生态区域和自然痕迹,优先保障绿地公园用地,依托区内主要水系打造绿化生态系统,满足生态多样化和人性化景观的要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要因地制宜推行海绵城市建设模式。通过对海绵城市的精心设计和悉心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防洪压力,控制面源污染,特别是城市水体环境污染,整体改善水生态环境,实现投资少、效益好的综合成果。同时,生态城市应广泛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能够减少由管线铺设与维修造成的城市经常性的“开膛破肚”,能够降低能耗和材料损耗。
(三)发展绿色建筑,降低资源消耗
绿色建筑是生态城市的最基础性构成元素,没有绿色建筑就没有绿色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发展绿色建筑就是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中国建筑业高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和低质量供给几大问题。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应符合“五化”理念,即人性化、本土化、低碳化、长寿化、智慧化。人性化是指更加注重从人的需要出发,创造出安全、健康、舒适、自然、优美的室内外环境,使人有更多的获得感。本土化是指更加注重发挥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赋予建筑天然绿色的基因并体现地域文化特征。低碳化一是更加注重建筑全生命期,从重点关注运行过程拓展到关注建筑的建造、运行、改造、拆解等各个阶段;二是更加注重全面,从重点关注节能拓展到关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方面。长寿化就是要更加注重延长建筑寿命,这是节约能源资源、降低能源负荷的最有效的方法。智慧化是指注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并且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功能和智能化精细化的技术管理水平,最终为使用者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四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思考
笔者针对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理念和原则,提出几点建议。
(一)因地制宜,严格规划管控
每个城市应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城市风格。既要充分了解本地亟须解决的问题,也要客观评估本地的潜在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部门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到空间、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要尽可能做到详细、全面、科学和系统。在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较为完善的城市规划方案。城市规划一旦确定,就要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法定程序执行和修改完善,而不能随意变更,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项目立项审批等都要以生态城市规划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细化,把规划化为行动,保证规划的有序推进。
(二)顶层设计,推进协同建设
在制定生态城市协同建设发展规划的时候,要主动与国家层面的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原本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和衔接。建立统筹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权威机构,协调城市之间的协同建设问题,避免城市发展的无序状态甚至恶性竞争。
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异地共享标准一致。加强“同城化”合作,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在省际、市际的均衡化、平等化。继续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一体化,优化公路网、铁路网等交通枢纽的建设和布局,快速推进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要加强跨区域生态管控合作,建立和完善城市群内部环保情况通报制度,统一环境保护标准,强化污染监测技术研究,加快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三)突出重点,协调城乡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重点,要把城市中心的规划建设作为突破口。城市中心区域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备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硬性条件。城市中心区域的发展对于迅速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态水平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率先在城市中心区域打开局面,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生态城市建设带来的好处,亲身体验到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要协调城乡发展问题,把农村地区的建设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着力点。农村地区的生态化水平在整个城市的生态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农村的生态化,也就没有整个城市的生态化。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这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要依托现有区域优势、历史文化特色和村庄特色,保护好现有生态底色和文化底蕴,还原乡村质朴面貌。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要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升级。
(四)政府引导,增强公众参与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好“组织者”与“协调者”的作用。既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到生态城市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又要协调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等方面。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度。公众参与程度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广度和深度。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知识普及,促进社会公众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解与支持。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空间巨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稳步推进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刘举科,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教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兰州城市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伟平,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文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林产工业联合会杜仲产业分会副会长,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副会长,特约研究员,博士。
序言 守护绿水青山 夯实生态之基 李景源/001
Ⅰ 总报告
.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 刘举科 孙伟平 胡文臻 李具恒/001
一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诉求/002
二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年度综述/008
三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靶向路径/028
Ⅱ 整体评价报告
.2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评价报告 赵廷刚 温大伟 谢建民 张志斌 刘涛/035
Ⅲ 分类评价报告
.3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常国华 岳斌 张伟涛/192
.4 绿色生产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钱国权 聂晓英 袁春霞/227
.5 绿色生活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姚文秀 刘攀亮 高天鹏/250
.6 健康宜居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王翠云 台喜生 李明涛/274
.7 综合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曾刚 滕堂伟 朱贻文 叶雷 高旻昱/298
Ⅳ 核心问题探索
.8 城市群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 孙伟平 刘明石/315
.9 大都市圈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研究 钱国权 李恒吉 汪永臻/326
Ⅴ 附录
.10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双十”事件 曾刚 葛世帅 陈炳 谢家艳 陆琳忆 杨阳/351
.1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大事记(2018年1~12月) 朱玲/366
.12 参考文献/374
.13 后记/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