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改革历程和特点进行系统梳理,并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对其目前的招生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国外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发展历史悠久,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稳定的模式,相比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时间短,仍处于改革探索阶段。为此,本书就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几大要素:招生计划、报名条件、报名材料和选拔录取等进行详细分析,对比国内外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从而为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改革提供建议。
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是人才素质评价的科学性与政策执行的公平性的统一。对于高校来说,采用什么样的招考方式才能招收到满足学校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兼备的博士生,是其最应该关注的问题。研究生招生工作所追求的质量应包括选拔标准的质量、测试评价的质量、选拔制度的质量、选拔过程的质量等,也应包括考试招生工作服务对象 (导师、考生、公众)的满意度。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环节所蕴含的质量因素将最终决定人才选拔的质量。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着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水平,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在经历波动发展阶段、积极发展阶段之后,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伴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而凸显出来的培养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博士研究生招考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起点,其生源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把好 “入口关” 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自1981年博士学位制度确立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为适应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整体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政策层面和高校层面都在不断探索有效的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完善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
各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路径各有不同。本书选取美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来对比中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因为美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较大,培养质量也较高。美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出现于19世纪中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 经济、 科技、 文化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美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显示出自己的特色。美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发展历史悠久,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稳定和完善的模式,其成功经验也被世界各国借鉴。因此,研究中美两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特别是对比二者的异同,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以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按照 “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总结研究” 的基本思路展开。首先,系统梳理中美两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两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特点。其次,以中国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美国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密西根大学为研究案例,分析当前两国高校博士研究生的招考方式。再次,对两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构成要素,如招生计划、报名条件、考试 (考核)内容、录取方式等进行深入比较。最后,讨论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变革的原因及招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与对策。
笔者通过调研和访谈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人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获取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现状。本书关于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应以 “申请—考核制” 为主、 辅以其他方式的观点和结论,对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实践改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是笔者20多年来在从事博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对招生工作的长期观察和思考总结的成果。在撰写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领导、同事、好友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的夏露老师、秦渊老师、燕凌羽老师参与了相关章节的撰写,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兄弟院校的管理人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彭国华,女,江西吉安人。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持及参与过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教育考试院等多项研究项目。出版专著 1 本,公开发表核心学术论文 20 余篇。博士学
位论文《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入选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二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夏露,女,1983 年 12 月生,浙江台州人。水文地质学博士,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水文地质学。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等多项研究项目,出版专著 1 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0 多篇。
秦渊,男,1974 年 11 月生,陕西乾县人。理学硕士,讲师。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主持和参与过教育部、北京高教学会、学校学科建设研究基金等研究项目。
燕凌羽,女,1982 年 11 月生,河南长葛人。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及参与过自然科学基金委、地调局等多项研究项目,公开发表核心学术论文 10 多篇。
第一章 绪 论 001
一、 问题的提出 001
二、 研究意义 004
三、 研究对象与范围 006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007
第二章 中美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发展历程及特点 009
一、 中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发展历程 009
二、 中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及其特点 018
三、 美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发展历程 026
四、 美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特点 032
第三章 中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实践案例 040
一、 清华大学 042
二、 中国人民大学 050
三、 上海交通大学 055
四、 重庆大学 061
五、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067
第四章 美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实践案例 076
一、 哈佛大学 076
二、 普林斯顿大学 082
三、 芝加哥大学 089
四、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095
五、 密西根大学 103
第五章 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构成要素的比较 107
一、 招生计划 107
二、 报名条件 108
三、 考试 (考核) 内容 110
四、 录取方式 111
第六章 中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对策 115
一、 中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变革的原因 116
二、 目前中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存在的问题 120
三、 中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路径 123
参考文献 134
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研究,不但能丰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理论意义
研究生教育学是以研究生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高等教育学分支科学。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是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对中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进行研究,可以丰富研究生教育学的内容,促进学科研究深度发展。
招生活动不仅关系招生单位和考生,也牵涉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研究国内外具体的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详细地分析现有方式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厘清教育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本书收集、整理和分析了中美两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资料和素材,为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相关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博士研究生的招考方式,也将进一步加大我们对博士研究生教育理论探索的深度和广度。
(二) 实践意义
从总体上看,中国研究生招生的根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招考方式规范、科学、易行;招生体制严明、有序、齐备;选拔机制多元、高效、灵活。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的理想目标是选拔方式规范、考核标准合理、录取结果公平、类型结构优化、参与主体满意。对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改革创新,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了,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障 “双一流” 建设的顺利实现。不断改进优化招生模式,需要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归纳分析现行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存在的问题,研究现行招考方式功能失效的原因,积极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
系统分析中美两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加深社会对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的认知,厘清各种方式可能出现的优缺点,为政府机关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吗,为培养单位改进现行的选拔方式提供建议,促进中国由博士研究生培养大国向博士研究生培养强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