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十二月花令为纲,精选700首古代花草诗篇、1200个历史典故,以淡雅飘逸又富含趣味的笔调,解读了花草在诗词戏曲中传递的悲喜忧欢,讲述了古人与它们情感交织的故事。书中还配有114幅古人画作,诗情画意与四季花卉融合辉映,令人赏心悦目。翻开这本书,读者得以读古诗、品名画、赏佳卉,读懂24种花令,体悟每种花的情态和背后蕴含的意趣,玩味花与四季之美。
《中华好诗词》冠军、《中国诗词大会》诗词达人石继航
重磅经典作品
一场由古人引领的花卉盛宴,陪你赏尽关于花的最美古诗词画
寻芳千年诗词,趣谈四时花事:
花:24种时令花卉
诗:700首古诗词
画:114幅古画名作
事:1200个历史典故、名人趣事
赠送精美《九九消寒图》
花姿·花语·花事 唯美·实用·有趣
探寻花令背后的意蕴,再现古代生活图景
★ 花历,最早始于夏朝,依各种花的开落以定岁时。通常按月份述之,又称“花月令”。本书脱胎于明代程羽文的《清闲供·花历》,并据现代气候和人们的认知习惯加以调整。
★ 春去春又回,花落花再开,在四季变迁中趣赏万紫千红。
★ 在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到以下知识:
——每个月的代表花令是什么?
——花的绰号有哪些来历?
——各种花的文学意象是什么?
——才子佳人们关于花发生了哪些趣事?
——花寓涵了何种政治意味?
★ 赏心悦目人间花,浓妆淡抹总相宜。花不仅美,还有各种寓意、情态。下面撷取书中一些关于花的趣事以飨读者:
1)桃花:
相传仙人吕洞宾有诗道:“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初唐的宫庭诗人作了一组《桃花行》诗,就引用了上述典故,讲桃花的“仙味”。
2)杏花:
“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是说牡丹中的极品如“姚黄魏紫”之类,虽然富贵艳丽,却没有杏花娇小妩媚的感觉。依宋人的审美观,牡丹未免有些夯笨了。
3)海棠:
杜甫写诗甚多,却没有写过海棠。宋人王禹偁猜测杜甫母亲闺名海棠,为避讳而不题咏。故而苏轼曰:“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题诗。”
4)牡丹: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事实上,正是武则天的喜爱让牡丹繁盛于京都。只是后人乱嚼舌头,牡丹才从伴驾之花变成流放之囚了。
5)芍药: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韩愈是儒教的忠实信徒,常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但他居然在芍药花前醉倒,是因为对芍药太过喜爱了吧。
6)荼蘼:
“开到荼蘼花事了”,麝月正像暮春的荼蘼,是宝玉的“那些花儿”中最后伴在他身边的。宝玉隐隐有所领悟,这才皱眉藏签。
7)荷花:
传说,吴亡后西施被沉于湖中而死——“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那一朵朵生于污泥之中却美若仙子的荷花,正是西子的精魂所化。
◎序言(引言/导言/出版后记/编辑手记/跋)
序 花能解语,月可寄情
又将面临几个月的北方冬日,灰云如絮,雾霭沉沉。
这样的日子,心情很容易像郊原里的黄土一般冰冷枯寂。然而,叶子黄时,我们应该想到绿。
古人为破解冬日孤闷,有《九九消寒图》一说。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曾提到:“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意思是说画梅花一枝,共八十一瓣,自冬至日起,每天染红一瓣,这样全染完就过了整整八十一日,不知不觉已是冬尽春来、花开草萌之时了。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冬天日历。梅可自己画,不会画也不打紧,当时就有刻印好的梅瓣图售卖,一如现下流行的十字绣。
受此启发,我决定也蜷缩进自己的小屋,在昏黄的灯光下翻一翻故纸堆,找一找古典诗词中的妖娆百花。书中自有花如锦,随心拾缀,如观“万美人尽临妆镜”,寂寥索寞,一时或忘。
百花有情志,所谓“淡云薄日,夕阳佳月,花之晓也;狂风连雨,烈焰浓寒,花之夕也;檀唇烘日,媚体藏风,花之喜也;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嫣然流盼,光华溢目,花之醒也”。
百花有姿态:牡丹雍容,富贵之态;莲花高洁,君子之态;菊花淡雅,隐士之态;梅花凌寒,节烈之态;桃花明艳,丽人之态;海棠妩媚,贵妃之态……又有山茶鲜妍,瑞香芬烈,玫瑰旖旎,水仙清绝……更有梨花瘦,玉簪寒,丁香愁,杏花娇……
坡仙曾感慨道:“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而赏花无诗,亦不免让人遗憾。“琴棋书画诗酒花”,历来被称为风雅之事,宋人汪元量曾写道:“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对花对酒,虽为赏心乐事,但有道是“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若夫内酒越茶及一切庸秽凡俗之语,此花神之深恶痛斥者,宁闭口枯坐,勿遭花恼可也”。所以,“酒”和“花”挨在一起,恐怕没有“诗”和“花”靠在一起更令花神快意。“主人好事能诗”,乃是“花快意”凡十四条之一。
对花可解语,对月可寄情。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踏不尽的是桃蹊李径,绝不了的是惜花心性。又闻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来寻万首佳句,博百花春风一笑。